卻說諸葛巖意外魂穿三國,成為丞相族中子侄,聽聞丞相已經開始第一次北伐,熱血上湧請命支援北伐。
“參見陛下!”
“眾卿平身!”
“相父親率大軍北伐曹魏,大軍所至魏軍望風而降,眼下已取隴右之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克復隴右指日可待。漢中糧草不足供給大軍,相父書信催促蜀中調派糧草、軍械北上,諸位愛卿可有誰願領命籌措糧草軍械北上?“
“這就是後主劉禪吧”,諸葛巖低著頭,微微抬起眼睛去看那珠簾後的人影。劉禪的聲音略顯稚嫩,身旁一名內侍將書簡遞到劉禪手中。
“陛下!”殿內散佈的輕聲議論忽得被打斷,“臣近日觀天象,見奎星躔於太白之分,又有貪狼星在側輔主星,盛氣在北,不利伐魏。丞相雖取隴右三郡,然隴右地勢險要,漢中糧草力有不逮,不如早日班師,與民休息。”
“那是太史譙周”,諸葛瞻小聲提示道。
“譙太史,丞相出兵不過月餘,已取隴右三郡,北伐攻城指日可待,何故以虛渺天象亂我國之大事”,卻見譙周對面站出一人,“如今丞相正欲乘勝而進,將士用命,曹魏膽寒,我等當以蜀中軍資立刻北上支援,望陛下明鑑!”
“這……”坐在珠簾後的年輕聲音頓了頓,“先帝以國事託付丞相,軍國之事當以丞相決斷,如今……”
“陛下!”
不待劉禪說完,又見最前面的李嚴一步上前,“臣有上奏!”
“李嚴將軍亦是先帝託孤之臣,但請說來。”
“陛下,古云小國之慮,在於時立功以自存。曹魏雄踞豫、青、兗、揚、徐、涼、冀、幽、並、雍十州之地,兵甲百萬,而我不過蜀郡一地,若持以用兵,蜀中國力難以相持,必遭反噬。如今丞相已取隴右半數之地,不如令丞相固守漢中、隴右,據此自存,徐徐圖之中原,方是長久之計。”
“臣附議!蜀道懸崖萬仞,山多雲雨,險峻難行,國力耗費巨大,恐難以久持。”
“這……”
蜀漢成都未央宮大殿內,以李嚴、譙周為首的反戰派集體發難,將丞相諸葛亮的催糧信變成了反對北伐的朝議。
“怪不得李嚴如此匆忙回成都,原來是這般打算。”
“諸位愛卿……” 劉禪面對諸葛亮的信和李嚴等人的發難左右為難,手上捏著書簡不知如何處置。
“陛下!”卻見諸葛巖上前半步,“微臣諸葛巖有奏!”
“誠如李嚴將軍所言,曹魏橫跨中原,國力遠勝蜀漢、東吳,然此勢若棄之不顧,則曹魏國勢日盛、蜀漢日微。丞相平定南中,撫卹將士,方有兵甲富足、百姓安居,若此時不動,恐再難定中原。”
“陛下!微臣諸葛瞻請呈奏表,北上祁山,效力軍中!”
“陛下!末將馬衡常聞先父教導,曹魏篡漢自立意在天下,恨不能親隨丞相。末將願為蜀漢執戈北上,以報陛下!”
“陛下,如今丞相出其不意奪取隴右,進可定關中,退可取雍、涼,正是用兵之機。陛下承先帝少年英姿,北望中原,請陛下為天下計!”
“陛下,臣丞相府長史有奏“,卻見隊伍前方,代領丞相府事宜的長史張裔跪地拜服,”臣聞昔日先秦上將白起,對峙強趙於長平,昭襄王起全國男子從軍,集兵六十萬西出,方定鼎六國。如今丞相以步卒不過六萬,擊潰曹軍十萬,兵威席捲隴右,將士用命,三軍踴躍,如何自言退軍?”
李嚴原本計劃以諸葛亮不在朝中的機會,聯合益州派官員反對北伐,不想丞相府未曾出言,平日裡從不出聲的諸葛小輩竟當庭駁斥自己,正欲再言,卻見立在臺階一側的董允款款而出。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北伐利害丞相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