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諸葛巖誘費曜入陳倉山谷,盡數殲滅費曜,會同趙雲擊退張合;張合退軍,卻已被諸葛亮水淹大營,襲取郿縣,意欲自刎,被孫禮所救,敗軍逃回長安。五丈原下,關興領兵從側翼擊破魏兵,與姜維兩面夾擊,將圍山魏兵擊敗,斬殺頗多。
眾人合兵分守郿縣、陳倉山、五丈原等處,一面又向東面撒了輕騎哨探打探魏兵動向,便回大營向諸葛亮回稟。
“丞相,我部已取郿縣並張合大營,張合在郿縣城下被魏將孫禮所救,逃回長安了!”馬岱、馬忠將夜戰之情報與諸葛亮。
“可惜走了張合匹夫!”
不多時,趙雲並諸葛澹、姜維等人也到營中。
“子龍、伯約、子巖此戰大破費曜、張合,用兵之速出乎我計也!”
“老將不敢稱功,不過順手取了子巖功勞矣!”趙雲卻哈哈一笑,將先前試探尾隨進攻費曜,並擊破張合之事細細說來。
姜維、諸葛巖二人又將圍困褒斜道口,擊破司馬昭先鋒軍,及前夜擊破張合搶山之事報與丞相,將楊儀、魏延等將聽得無不默聲。
“伯約、子巖真乃天賜於我!”諸葛亮撫掌大笑:“我料司馬懿得知褒斜道口有失,必以大軍來攻,遂遣馬岱、馬忠去援,不想是多慮也!”
“末將正愁張合悍勇,恐陳倉山有失,全賴子龍老將軍相助!”諸葛巖連忙上前道。
“此戰大破魏軍張合、費曜、司馬昭是小,奪取關中要隘是大”,諸葛亮示意眾人,“自出漢中以來,我長為軍中糧草為憂,此戰之後我軍佔據祁山道、褒斜道,更有隴右之地可供大軍糧草轉運之用,只要蜀中糧草供應不斷,不日即可攻取長安,奪下關中,再圖西進雍涼,可得天下半壁也!”
“丞相,曹真、司馬懿連番大敗,雖有關西兵馬來援,幾次損兵折將,料不過十餘萬兵馬,且我軍士氣正盛,魏兵膽寒,正是我東出長安之機也!”魏延先前奪取上邽失利,又未在此戰立得功勞,連忙上前請戰。
“文長(魏延字)莫急,我大軍連番苦戰,且糧草將盡,待蜀中、漢中糧草一到,大軍休整十日,便可一舉東出”,諸葛亮安撫眾將請戰之意,“我已多次去信入蜀催促糧草,料不日糧草便可北上。”
諸葛亮話音剛落,營外忽報永安李嚴有書告急。眾人一驚,楊儀連忙取來書簡拆封視之。書雲:近聞東吳令使者入洛陽,與曹魏連和;魏令東吳西出取蜀,幸吳尚未起兵。今嚴探知訊息,伏望丞相,早作良圖。
諸葛亮覽畢,甚是驚疑,看向諸將道:“若東吳興兵寇蜀,蜀中兵馬盡在此處無可禦敵,吾須速回也。”
眾將見李嚴書信,皆為信中東吳之叛驚之。諸葛岩心下也一驚,“丞相第四次北伐正是被李嚴假訊息所敗,不知道是不是此事”,只無從判斷真假。一時間營中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丞相”,諸葛巖見眾將皆不言語,上前道:“東吳此前北伐大敗,折損頗重,不過數月而已,如何連同曹魏如此之快;況且若是興兵犯我西蜀,必得耗費數月集結兵馬、糧草、輜重,怎會如此突然,請丞相思之。”
“丞相”,一旁的楊儀也上前道:“自魯肅公去世,東吳與我川蜀之盟頗受詬病,吳主孫權貪圖小利,況有夷陵之仇,不可不防也。”
“丞相,北伐功成在即,豈可廢之?”魏延上前高聲喝道,“若是東吳來攻,可派半數兵馬回援蜀中,末將願在此與魏兵死戰!”
三人的不同意見代表了營中幾派人的想法,以吳懿為首的益州派多傾向楊儀的想法,不論東吳是否來攻,川蜀都是根本所在不容有失,寧可放棄北伐也要守住川蜀根基之地。
以魏延、關興、張苞為代表的的荊州派是先帝北伐戰略的堅定支持者,紛紛請求至少留下半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