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的沿河佈防策略中規中矩,安插營壘封鎖渡口,廣佈遊騎偵查有沒有渡河之人。
在劉備軍沒有試探出水的深淺,以及組織好後勤路線的時候,能夠起到非常好的防禦作用,也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去應對劉備軍的各種行動。
可是,有了審配的資訊和他帶來的長史印信,一切馬上情況就變了。
劉備當機立斷,今日就帶人去與周圍村民與世家商議,儘快徵用一批船隻以運輸軍糧。而軍隊主力,則是以騎兵為先導,先行在下游十五里河水平緩處搶渡過河。然後在騎兵的掩護下,再讓步兵渡河立寨。
正所謂兵貴神速,戰爭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敵人沒反應過來之前,突如其來的做出超乎敵人意料的行為。
劉備軍的騎兵本就素質很高,又經過了顧南行的掃盲以及軍官培訓,現在軍事素質之高在整個大漢帝國都是頂尖的存在。雖然沒有進行過現代軍隊那樣的反覆緊急出動訓練,但是有半天提前準備,也勉勉強強能夠快速完成出發的準備工作。
在進行過軍官培訓的軍士指揮下,士兵們都能夠按照軍規檢查身上是否攜帶了必要的裝備、糧食和水,並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前去申領和整備。
這一切都秩序井然,看得審配是目瞪口呆。要知道,哪怕是他管理的郡兵要出征,也是亂做一團,士兵們總是缺東少西。在未來藍星人顧南行看來,這簡直是不可理喻,簡直是中學生春遊的狀態。所以,他才開始設定專門的人手和部門去規劃這些,參謀如何行軍需要多少東西,怎麼分配——用現代的話說,這叫做參謀。但是,對審配這樣的古人而言,這種狀態就是極為正常的,反正少點東西也不會死,士兵迷路掉隊也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當劉備軍真的做到了除了生病的幾人之外,全體保持完整戰鬥力,在一天之內整裝出發,顛覆了審配的三觀。
“天下強軍,莫過於此。”
就是他對於劉備軍的評價了。
事實上,這個評價也非常正確,劉備軍千餘名騎兵和一千五百多匹馬,僅用半天時間就在渡河地點渡過了濟水。而與此同時,張賢所控制的黃巾軍,甚至還沒能組織起來出兵。
等過了午時,張賢才率軍姍姍來遲。劉備軍步兵一定渡過濟水,開始在河對岸開始修築營寨。劉備軍的騎兵早已經佔據了有利位置,居高臨下的迎著張賢的部隊。
見到這種情況,張賢想也沒想,直接引軍退去。隨即毫無眷戀的拔營而走,趁著夜色的掩護,一口氣退回到了河沼地帶的新營地,以避開劉備軍的騎兵,一副絲毫不想與劉備軍交戰的樣子。
張牛角聽到這個訊息,那可是把鼻子都氣歪了,派褚燕去質問張賢為什麼連十天都沒擋住。對此張賢只是簡單回了一句:“劉備軍軍容嚴整,不可力敵。”
褚燕馬上反問:“事到如今,劉備軍只要兩天就能夠到癭陶城下,我們怎麼辦?花費如此大代價,圍攻癭陶就放棄了麼?”
張賢聽了不慌不忙道:“此事我也想過,圍攻之事不可放棄。我們可以在城外五里,擴建大營,與圍城之兵相互照應。劉備軍要進城,我們就從城外進兵。他進了城那他的騎兵就失去了作用,他要是不進城,那城內士氣必然低落。我們可以趁勢一鼓作氣拿下城池。此借力之計。”
褚燕雖然心中懷疑,但是還是向所有人公佈了張賢的計劃,尤其是和他一起出兵的黃巾軍士兵,號召所有人在城外組織新的營壘,對抗劉備軍。
這一做法,目的很明顯,就是如果戰敗那就讓張賢背鍋。他和張牛角錯信他人,總好過自己做了愚蠢的決定。至於取勝了,那張賢還能親自上戰場不成?那威望和功績也不全是他這個攻城拔寨的人的?
對於這種小心思,張賢顯然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