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騎軍的威力一方面來自強大的衝擊力,另一方面就是它紀律嚴明。
當張衝的聚兵號角響起時,那些散在各處的甲騎紛紛靠攏上來,有些甚至都已經槊死敵人,就差割首了。
可就是這樣順手的軍功,他們都不留戀,縱馬就往張衝這裡趕。
很快,東線戰場的稍微中間位置,泰山軍的甲騎軍陸續歸隊,並完成了一個稍微緊湊的軍陣。
此時,縱覽整個東線戰場,佔據多數力量的李通軍團已經崩潰,各級軍將都將旗幟偃倒,就連主將李通都為了自保,將大纛放了下去。
而在正面,本有五個軍的李整部,這會已經崩潰了兩個,剩下的也是搖搖欲墜。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張衝帶著大概八九百的甲騎軍衝了過去。
一般來說,面對全副武裝的甲騎軍衝鋒,步兵方陣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的。除了憑藉嚴明的紀律和嚴整的軍陣硬抗,還可以加大寬面,減少縱深。
以往步兵軍陣都希望佈置出大縱深的方陣,這樣可以提供更強勁的衝擊力,但這種方陣在遇到甲騎衝鋒時,因為兵力過於集中,一旦被敵騎深入衝擊,各層指揮都會斷裂,最後導致軍陣崩潰。
而將正面寬度加大,將軍陣的縱深變淺卻可以加強軍陣的彈性。
即受到衝擊時損失的降低,以及被敵騎兵成功穿過之後軍陣的自我恢復能力。
當敵軍甲騎衝突這種型別的軍陣時,這些軍陣雖然難以抵抗,但卻可以非常方便的向兩側轉移,然後等到敵騎衝過去後再重新合攏。
這就是一些軍陣在被騎軍反覆衝擊後,都能衝不垮的原因。
而實際上,李整的軍陣正是按照這種大寬面,小縱深的方式來佈陣的,但卻非常可惜,那就是因為各軍都已經進入戰鬥狀態,各軍軍將實際上已經難以再指揮和約束下面了。
所以,當指揮系統失能後,吏士們在面對甲騎衝鋒後,就算是往兩側躲開,但也沒辦法再次合攏了,是真正的一衝就垮。
而現在,當近千的甲騎軍從東北方切入進李整各軍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抵抗,最靠近的一軍就因他們的威勢而分崩離析。
於是,剩下的不過就是追上去,並砍死那些潰卒。
在這追亡逐北的過程中,正在衝鋒的什將馬鐵一眼就看到一面營旗,那面營旗至少是屬於一個千人大營的軍旗。
在所有軍功中,攻城第一功為先登,野戰第一功就是斬將奪旗。
所以當看見那面營旗的時候,馬鐵眼睛都紅了,他大聲命令身邊的九名部下,讓他們隨自己攻擊那面營旗。
和馬鐵這邊一樣,其他一些隊伍的騎士們也看到了這面營旗,可他們在看到馬鐵帶人衝了過去時,不約而同就放棄了。
畢竟馬氏幾個兄弟和他們老父親的舊部們,在甲騎軍中的影響是不小的。
雖然營旗是很貴重,但在這會的戰場上,數量也著實不算少,所以也就不費那個勁去得罪人家了。
你看,在軍隊中也不是都是打打殺殺的,人情世故還是要講的。
於是,馬鐵幾乎在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的情況下追上那面營旗,他用馬槊直接挑飛了那名營旗手的首級,隨後縱馬過去。
營旗緩緩倒地,馬鐵卻夠不著,然後就被他身後的一名騎士給拿到了。
這名騎士叫達奚滎,出自拓跋鮮卑部,也算是一名貴酋。
當年張王平定代北,直接將拓跋部的主體給殲滅了,然後如達奚這樣的分部落都是在外放牧,在得知大勢已去後,這些分部落都向泰山軍獻上了忠誠。
達奚滎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入泰山軍的。也因為身材壯大、騎射嫻熟,他被選入了甲騎軍,作為一名最普普通通的甲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