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括下宅田、奴婢,汝南武士得以更集中的習練武藝。而且因為和袁紹的這種恩義關係,袁紹允許上五軍的子弟可以子承父業。
只要族內有人上募武士,其家就依然可以享有陳公國上甲的特權。
也正是這個原因,上五軍中,父子相襲,親黨膠固,彼此之間形若子弟,是真的陳公親軍,陳國柱石。
而當這四軍抵達陽翟時,袁紹更是親自接見了。
他抽出了半日觀看了四軍的演武,其中有弓射、角抵、擊鞠三類,而這三項演武也是汝南武士們日常操練的。
凡軍戰之藝,首重騎射。而汝南因為乏騎,所以並沒有形成體系的騎術訓練,但是在射法上卻相當出色。
弓弩因為可以遠距離殺傷敵人,在這個時代有著比其他近身武器所不能比的優越。所以在漢時,射箭是一項重要的選拔武士的考評。
而汝南這個地方當年就是韓、楚、魏三國的交界地,民間留有深厚的射術傳統。同時因為袁紹的大力推廣,如今的汝南武士哪個不能引弓而射
這些汝南武士,平日在莊園中,日常習射,每月還有地方上組織的課試,不能合格者要受到訓斥,大大影響武士們的名譽。
所以為了名譽,這些汝南武士操射不止,練習不綴。為的就是有朝一日沙場建功,陳公陛下演武。
在射箭演武中,袁紹果然發現不少能力突出的武士。
其中一個叫王德的,還是個少年郎,據說是襲了其父的位置入了軍。
此軍卓立棚下,弓開閃疾,箭發雷奔,步射百步,十發十中,力貫靶垛。
還有一人,絡腮鬍,袁紹看著眼熟,此軍同樣百步十中,且氣力悠長,更是從容有餘力。
後來袁紹才知是軍中老人,叫魏延,是袁軍攻下義陽三關而募集的山民。
當時袁軍飛奪三關,鞠義以當地山民熟悉地情,且將用兵江夏,就在義陽招募材勇成軍。
義陽這個地方土地貧瘠,稅賦又重,所以常有逃入山中的。而鞠義以重金和許諾移戶汝南的條件招募了大量山民。
他按照三戶選一,有材力者免其租徭,給弓矢。而山民們本就銳目善射,稍加訓練就是一支合格的弓手,所以大量的義陽人加入了袁氏軍隊,而這叫魏延的就是其中之一。
袁紹對這些湧現的上甲武士非常高興,賜予了這些人披風大氅和短刃。
而之後,袁紹又看了角觝和蹴鞠。
角觝是軍種校力之術,汝南武士多擅之,在這裡面,袁紹也發現了很多善撲者,其中有周寶、薛義,葉晟數人,善挽強角抵,身形壯闊,袁紹愛之,致於親軍。
正是在這種宏大的比武盛事中,越來越多的汝南武士湧現了出來,他們或長於弩射,或善於角觝,或以刀術稱雄。
一時間,望著濟濟的豪傑武士,袁紹頗有一種天下英才盡入其彀中的感覺。
於是,他睥睨北望,以為收復京都指日可待。
而當陽翟這邊烈火烹油,生龍活虎的時候,距離潁川不遠的陳國卻有一種父老相別離的愁淡。
在陳國的國治陳縣地,無數材勇團營鄉夫正在和他們的妻兒告別。
他們很多人都明白,這可能是他們最後一次見到她們。他們也許就要錯過孩子們的成長,也許這一別,妻子也要嫁為他人婦。
許多老卒淚水已經在他們粗糙的臉上沾滿,他們是多麼不希望離開家,離開他們的妻兒老父。但奈何,陳公的軍令三催三逼,他們別無辦法只能踏上征程。
有些人走著走著,又忍不住回來擁抱自己的孩子,直到被軍吏訓斥,他們戀戀不捨的離開。
而不僅僅是他們,實際上就是統領他們的軍吏們也不願意為陳公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