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追相(1 / 4)

小說:犁漢 作者:請叫我陳總長

劉玄德之幕府,文武雲集,一時俊彥之選,但並沒有減少劉備的擔憂。

一個人坐在冷清的私室,劉備想起了他和楊修的一次對話。

那還是去年,他將要帶兵南下入蜀,當時楊修作為他的記室曾和他談過一次話,說的是朝中局勢。

在當時,楊修直言不諱讓劉備選益州為根基,並斷言道:

“以弟之見,漢室傾覆之禍就在兩三年內,請兄早做打算。”

當時劉備還大吃一驚,只以為楊修因為朝廷對楊氏的清洗使得這位妻弟滿腹怨懟。

所以劉備還勸道:

“天子聖明,太師老成,斷不至於此。”

那時候楊修只是冷哼,然後搖頭不再說了。

本來這事劉備都快忘了,但隨著他平定益州之亂回朝後,他就越發覺得楊修說得有點道理。

那就是好像太師並不是那麼簡單,甚至天子也未必那麼聖明。

實際上,對於天子劉協他是很有好感的。

雖然當時他還在關東為將,但卻對劉協多有好評,甚至要遠遠好過對於他當時的主君劉辯。

因為在劉備看來,劉辯權力手段過於粗暴了,他如何用自己的讓自己帶著張飛直接殺上殿堂屠了袁氏一門眾。

這等粗暴血腥的事,縱然在整個漢家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所以當時的劉備縱然對於漢室有感情,但對於劉辯卻是有怨言的。

而反觀當時的劉協如何處理這等權利易代的事情呢

他不僅能從宦官和關西豪族的亂鬥中抽身而出,而且能迅速找到破局的關鍵,也就是河東的董卓。

而且在董卓迅速回長安的時候,果斷將大將軍和太尉的權力全部交給董卓,形成了董卓在外,他在朝的局面。

也正是這樣英斷的決策,關西不僅迅速從政變的混亂中走出,更是形成了天子與太師的雙重格局。

甚至當時劉備還聽過一個故事,說當時天子劉協處理政務的時候是如何果決不為下矇蔽。

因為缺少具體的政務經驗,劉協並不能在政事中給出很好的建議,所以他常詔臣下入宮諮詢。

但劉協這人很有權力的稟賦意識,他明白縱然是看著老實的關西士們也不能多信任,所以他每每遇到政務總會喊三名臣下入宮,而且每次都是單獨召見。

召見時,他也不將奏牘的具體文書給臣子看,而是讓尚書那邊抄錄其中一段,然後讓這臣子點評,如是三次,劉協就獲得了不同角度的思考,也不虞那些臣子為了門戶私計亂髮言。

也正是如此,劉協能很快穩定朝野,也讓董卓看到了他的價值,所以二者乃能安。

當時,劉備就曾對張飛感嘆:

“一少主能臨朝而威斷如此,昔始皇帝不過如此。”

而對於董卓呢,劉備就更加了解了。

在劉備看來,董卓是僅次於皇甫嵩的漢室大帥,是劉宏留給漢室的最後瑰寶。有其人秉斷軍機,排程關西諸軍,關東再無速勝機會。

而事實也是如此,自從董卓主持關西的軍事後,兩京之間的角逐,關東這邊是一敗再敗,直接丟掉整個崤函通道,退往了新安。

所以在關東這邊發生甘露之變,劉備倉皇出走的時候,想都沒想就往西奔,因為在他看來,唯有西面那個漢還有機會匡扶漢室了。

而之後,董卓帶著天子出京五里迎劉備,就更讓劉備以為大漢中興有望了。

而劉備對於董卓和小皇帝的看法發生轉變卻是在他入蜀平叛的時候。

當時劉備臨危受命,小皇帝劉協情深意切,他大為感動,所以不顧危險,只帶五千不到的兵馬就火速南下平叛。

誰都明白這一去幾乎就是送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