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在得知上黨地區的漢軍竟然打了勝仗,何進決定帶著大軍出天井關進入上黨,他的理由很簡單,如果打了勝仗,他卻不在,這算是誰的功勞
於是,何進搖扇一揮,令前頭大軍不在天井關佈防,直接進入上黨。
在何進身邊的幕僚們雖然都覺得這事過於冒險,但真正有膽量諫言的,或者是能為何進著想的都被何進留在了京都,是以無人阻攔,這條命令就被髮了出去。
而當這一命令傳到關東軍的前營的時候,前軍的主將長水校尉伍孚剛抵達天井關。
此時,伍孚正穿著一領盆領鎧,站在關牆上眺望前方的太行陘。
作為何進手上的首席大將,這一次出兵的方略幾乎都是出自伍孚之手。
和反對何進的王謙等人不同,他倒是支援何進主動出擊。
伍孚很清楚,以京都之大,人口之廣,要指望堅守京都來熬退泰山軍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沒有城外的糧秣補給,太倉裡的糧食縱然再多也是不夠吃的。
所以,伍孚是支援主動防禦的。
在伍孚為何進規劃了三層防禦線。
其中最核心的還是洛陽,然後第二條防線就是孟津的河陽三城。而最外圍的就是這天井關。
這座位於丹水河谷與白水河谷的孔道是交通幷州和河洛的巨險要隘。
此時,看著前方的莽莽太行,再看那如羊腸一般的山間坂道,伍孚想不出來,他據守此關,什麼樣的敵人能從這裡透過。
就在伍孚還在這裡觀察地形的時候,關內已是人喊馬嘶。
作為大軍前營,伍孚直接統領著萬餘兵馬,這麼多的人馬輜重自然不能擠入小小的天井關,於是伍孚就令大部分的兵馬在關後的平原上就地紮營。
此時,這些營頭在河內大平原上星羅齊步,整個場面沸騰又有某種秩序。
和後方的關東兵不同,伍孚的前營大多數都是從崤函戰場退下來的老兵,可以說是標準的漢軍精銳營頭。
而有什麼樣的兵全看什麼樣的軍將來統帶的。
這伍孚並不是尋常人,他是汝南豪傑,少有大節,質性剛毅,勇壯好義,力能過人。之後名聲漸大,被何進闢為曹屬,並一步步靠著自己的能力成為幕府第一大將。
也正因為這樣的豪傑秉性,別人聞泰山軍兩股戰戰,而伍孚卻不怕。
看著下面正在搬運糧秣的吏士,伍孚點了點頭,隨後又對身邊的佐吏吩咐了幾句。
剛剛他眺望關前,又發現了幾處要地需要派兵駐守,其中有一處是這附近唯一的山泉,把守住這裡,泰山軍就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從後方運水。
伍孚行事風格非常幹練,他的佐吏們一點不敢怠慢,當即就將他的命令草擬成令,照發下去。
就在這個時候,從關後方奔來一名羽騎,他在勘驗來符節後被扈兵引到伍孚面前。
看著大汗淋漓的羽騎,伍孚心裡浮現來不詳的預感。
果然,當他覽閱完軍令後,伍孚猶豫了一下,然後將軍令塞入了懷裡。
他客氣地問那羽騎:
“大將軍下此令的時候,可有人勸阻過”
羽騎是幕府的扈兵,也是帶著品秩的,常候在何進身邊,所以很多情況比伍孚這個幕府大將都瞭解。
而誰都知道,誰離權力中心近,誰也就有權,所以別看伍孚也是兩千石的長水校尉了,對一個低階武官卻非常客氣。
而羽騎對伍孚也很恭敬,彎腰回道:
“校尉,大將軍其意躊躇,頗有勒兵上黨建不世之功。”
伍孚明白了,他進入何進的幕府也有不少年了,對於自家主公非常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