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不僅張魯疑惑,就是邊上的楊修等人都露出探尋的目光。
就聽劉備道:
“剛剛咱們從新鄭一路下來,在進入這金牛道口的時候,在谷口可曾看見一山”
楊修想了想,答道:
“可是定軍山”
劉備頷首,隨後解釋:
“如我守益州,或是我我拿陽平關守將,我必然會前出到谷外,先佔據這漢水南岸的定軍山。”
劉備一方面要穩定軍心,一方面也有心折服張魯一系的人馬,便講得細了:
“那定軍山,我雖然只是馬蹄匆匆,浮掠瞟過,但也看到這山不一般。首先這山雖高,卻山勢平整,正適合駐紮營盤。然後其地還在漢水之南。”
張飛突然問了一句:
“在漢水之南如何”
劉備問張飛:
“小弟,我軍是從哪裡進入漢中的”
張飛恍然,反應過來:
“咱們走的斜谷道正在漢水之北,如果敵軍守在定軍山,就可依靠漢水來阻擋我軍。而如果定軍山在漢水北面,那漢水反倒要絕了他們後路。”
張飛也是從崤函戰場上歷練出來的,一點就透。
劉備滿意,然後又解釋道:
“除了可阻擋我軍於漢水之北,另一個好處就是居高臨下,扼守金牛道口,此地以守代攻,豈不是比那陽平關來得更好可惜那守將不能用!”
劉備說完,眾將哈哈大笑,那張魯更是連連點頭,感嘆:
“左將軍真為我漢家名將也,魯自嘆弗如也。”
劉備謙虛,擺手:
“這等軍機本就是咱們軍將該思量的,算得了什麼反而是天師所講的天理精微,是能啟迪眾生的無上大智,備要學習的還很多呢!”
張魯被這話誇得也頗為自矜,但還是知道事情急緩的,於是問道:
“左將軍,見你這般從容,可是有了定策之計”
劉備微微一笑,手指虛張,然後一捏,豪氣道:
“破關之計已定矣,唯戰而已!”
說完,劉備就帶著眾人走了。
後面的張魯嘖嘖稱奇,暗自嘆道:
“看來我投朝廷是真的沒錯。”
……
而就在劉備、張魯等人自信人生的時候,在他們看不到的南方,漫漫金牛道上,車騎相繼,人馬相接,涓涓如細流向著陽平關而來。
從高處俯瞰,這一支部隊打著一面巨大的旗幟,正是“李”字旗。
他們正是剛剛從成都出發的李異所部。
而再將視野向南延伸,同樣有一支軍隊行進在後方,同樣也飄著兩面大纛,一面書“向”,一面書“龐”。
這三軍幾乎以一字長蛇的方式行進在金牛道上。
剛出劍閣的他們並不清楚朝廷的平叛軍已經到了陽平關外,但作為軍將應有的素養告訴他們,這個時候必須爭分奪秒。
但從劍閣到陽平關前線有五百里之長,路上崎嶇難行豈是說說。
此時,走在最前面的李異就忍不住對左右抱怨:
“府君的軍略我看是有問題的,如是我,我必不這樣守。”
左右面面相覷,不敢搭腔,但李異卻還是一個勁講:
“府君一味守金牛道,而忘記了武都、陰平方向。如敵軍於武都轉陰平,然後走小道入江油和涪縣,到時候成都西南門戶洞開,我看是要完。”
李異身邊的軍吏也是當地人,一聽這話就知道自家主將是在歪酸怪話,其中有個就點出來:
“將軍,陰平至涪縣的確有古道,也叫景谷道,但那裡地險山阻,沒聽過能有大軍能過的。別說走了,就是飛,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