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武二年,八月十六日,龍山。
這已經是飛虎軍被圍困在龍山的第三日。
此時,李堪和一眾飛虎軍吏士們站在龍山坡上,喉嚨發乾的看著眼前一切。
只見龍山腳下,大淩河北岸的灘塗地上,人馬湧動,密密麻麻的烏桓突騎在順著大淩河不斷向西面推進。
他們就彷佛一股迅流,衝擊著龍山上的飛虎軍吏士們。
因為烏桓人仿照漢人一樣,尚紅,所以一時間,整個龍山腳下都瀰漫著無窮的血潮,彷佛整片天地都為血色所包裹。
李堪曾經也是盧植的扈將,軍旅素養也是過硬。
他看在坡下正不斷向西狂飆的烏桓突騎,簡單估摸了一下人數就有五六千騎,而且在東面柳城的方向,還有未知的人數,一眼望不到頭。
李堪忍不住望了一眼,猶在鎮定自若的徐晃,問了句:
“徐校尉,敵軍如此傾巢而出是為何呀”
徐晃看了一眼身邊的吏士們,見他們也面色惶然,於是哈哈大笑:
“作何就是來跑馬嚇我們的。”
說完,徐晃還拿手點了點遠處的一個烏桓騎士:
“這些烏桓人跟咱們漢人久了,也開始用起詐來了。就那個烏桓人,我這一會就望見過三回。這些烏桓人也就是這樣了,還想嚇我”
雖然不知道徐晃是如何在那麼遠的地方能看清一個烏桓騎士,還每一次都能看到。但這一刻,他的話卻著實穩固了大夥的軍氣。
並不是所有人的信念都是堅不可摧的,在場的這些飛虎軍吏士們雖然足夠忠誠,足夠勇敢,但他們依然會內心動搖。
而這個時候,就需要主將徐晃來讓他們相信,讓他們堅持。
但徐晃可以鼓舞別人,但他的內心卻非常清楚,這些烏桓人到底是去幹什麼了。
很顯然,在正面進攻不利的情況下,這些烏桓人試圖從東西兩面來進攻。而且對面還完全不遮掩這個意圖,就是暴露給泰山軍看。
但徐晃就是知道了,又能怎辦
從昨日後,軍中就剩下最後一點水了,這些都是留給傷員的。一線的吏士們從昨日到今天一滴水沒進過。
而現在全軍可戰之兵也只有五百,守住龍山已是勉強,又何論分兵再守東西山呢
但愈是艱難困苦,徐晃愈是百折不撓。
他注意到坡下有一群烏桓突騎簇擁在一面三叉戟戰旗下。
這面戰旗非常有特色,整體造型為一柄三叉戟,每戟枝上都有飄蕩著馬鬃製成的纓穗。
然後一面白色錦緞做成的旗幟就綁在長柄上,緞面上繪有奔馬之圖。
見徐晃盯著這面旗幟看,李堪解釋道:
“在下為奴半載,對烏桓部落的情況也略知一二。這面圖騰旗幟為烏桓人的牧馬部的圖騰,此部也是烏桓人中的大部,為那榻頓的腹裡。”
說著,他還給徐晃指點其他旗幟,其中有“狼頭纛”、“鹿頭纛”,等等。
忽然,李堪凝重的指著一面黑色大纛,說道:
“徐校尉,看來你們是真的將烏桓人給逼急了,都將黑纛都給祭出來了。”
見眾人都不解其意,李堪解釋:
“此黑色旗為烏桓人死戰旗,此旗一出,血不流乾,死戰不退。”
這話說的哄人,但徐晃噗嗤一笑就不當回事了,他轉而對李堪道:
“你曾為盧鎮北的扈將,想來射術了得,可為我弓取那奔馬纛下的烏桓將”
李堪舉目看了一眼那大纛,只見纛下果然有一個年紀不小的烏桓酋帥,也正看著坡上的自己等人。
而在那酋帥的身邊,還有三個雄健的烏桓武士,皆穿著難得的鐵甲,正為酋帥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