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孝#】
【中午時間老師來到教室,發現有一名學生還沒來。
“李士博咋還沒有來?”
“他在餐廳吃我們剩下的骨頭。”
老師得知此事後,立馬前去尋找。
當老師問他為什麼這樣做時,孩子說自己年紀小,隨便吃點就飽了,
可經過老師的調查才得知,原來是孩子把自己的午餐給了患有智力障礙的母親。
當孩子每天去上學的時候,她的媽媽就會一直在學校門口守著孩子,怕媽媽在學校門口受餓,所以就把自己的飯給他。
母親患有智力殘疾,父親也因為意外離開了人世,家裡還有兩位姐姐。
平時她一家人就生活在叔叔家裡。
就這樣,在這個最需要自尊心的年紀,他卻選擇了懂事。】
評論區:
〖可真是蓋倫出無盡,刀刀暴擊、刀刀沉默。〗
〖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好的孩子,還恰好是我的孩子。〗
〖放古代應該符合舉孝廉。〗
〖我一個站的,給我看感動了,今天免費。〗
大秦時期,咸陽。
始皇看了看扶蘇。
“阿父,你放心,如果你傻了,我也會這樣的。”
“唉……”始皇長嘆一聲,一腳踹了過去。
“彼其娘之!”
“你是不是傻子!!!”
始皇心累啊……母親母親不愛我,長子長子是個傻子。
咋滴,大秦國運全加我頭上了,一點沒給後代留?
漢以仁孝治天下,並由此衍生出了著名的舉薦制度——舉孝廉。
剛開始底層人尚且有機會,但隨著朝堂勢弱,舉孝廉成為貴族獨屬,變成了一種邀名望的手段。
孝肯定是孝的,但普通的孝並不能脫穎而出。
於是大家絞盡腦汁,紛紛表示要孝出新風格,孝出新水平。
到了魏晉時期,世家共治階段,“孝”成了一種大型瘋狂表演秀。
比如臥冰求鯉的主角——王祥,你以為他很窮,不被父親特愛……
其實人家是琅琊王氏內定的下一任家主。
臥冰求鯉只告訴你,他看見兩條魚躍出水面,連忙脫下衣服包裹著,光著身子往家跑。
但他忘了告訴你,岸上有奴僕家丁數十人,這個拿著貂衣、那個抱著暖爐,還有人在岸邊熱著薑湯。
元朝。
郭守正準備將24位古人孝道故事編撰成書。
“二十五孝!”
古人的事只是口口相傳,真假不得而知,但這天幕可是人人都能看見,做不得假。
並題文:“有童子,姓李,名士博,年十歲。其父早亡,家貧甚,母有疾而痴,又有二幼姊,生計艱難。
士博入鄉學,學中有膳以濟貧生。一日,師見士博拾同窗棄骨而食,怪之。乃潛察焉,乃知士博每以午膳奉母,己則食同窗殘羹剩骨。
午時,士博常蹲於校門,母立於外。其孝行純篤,聞者皆動容。師感其德,傳其事於鄉里。眾人贊曰:‘此子雖幼,然孝心如斯,真乃人中之傑,鄉之典範也。’
夫士博,處困境而不屈,懷孝義而不餒。以十歲之齡,行大孝之舉,誠可嘉也。願其德馨遠播,勵後人以孝悌,揚中華之美德。”
大明,應天府。
“免費的午飯?”
老朱感嘆道:“後世當真富裕啊。”
洪武二年,老朱下令在全國廣泛興建學校:令郡縣皆立學校,講論聖道,使人日漸月化,以復先王之舊。
各府、州、縣都紛紛行動起來。政策當然是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