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的跟著去了造紙店。
現代手工造紙依舊存在,不過面對的客戶群體要狹窄一些,主要是對傳統工藝有興趣的藝術家以及收藏家,或者是想要親手體驗造紙工序的客人,又或者是想要自制對自己代表特殊含義紀念紙張的人。
徐雪筠之前沒有來過,不過她聽別人說過,所以才能找到這個地方,說是紙張裡可以放一些自己收集的碎葉或者是花瓣,就變成了很富有藝術氣息的花草紙。
不過對於他們來說,親手體驗製作紙張也要比僅僅在旁邊觀看來的更深刻,更具體一些。
到了店內,徐雪筠交了錢,便有一位專門的老師來帶領他們。
這家店不僅僅可以做紙,還有陶泥教室,親手做年畫之類的各種各樣的手工教室。
老師不僅會帶著他們親手製作,並且還會講解歷史,以及造紙術的多次改革和最終凝練的結晶。
徐雪筠對這些沒什麼興趣,把他們送到老師手裡之後就去旁邊畫石膏娃娃了。
王羲之看了一眼她遠去的背影,總覺得現在的情景好像反過來了。
李斯和劉徹對造紙術是最陌生的,兩個人圍著老師問題一個接著一個。
“原材料啊雖然我們現在大多都用木漿,因為木漿做出來的成品比較光滑,印刷效果好,並且耐久性比竹製的更強一些。”
“之前有用竹子,麻,藤以及樹皮等植物纖維製作的,不過各有各的優缺點,像是麻和藤的生長速度比較緩慢,並且處理過程比較複雜,不像木漿一樣直接高溫打成木漿即可。”
“樹皮嗎?我小的時候寫作業用的都是樹皮本,但是因為樹皮裡面有木質素和果膠等雜質,所以出來的紙張效果就不太好,很粗糙,聽說現在倒是有好的技術了,但是價格卻上來了。”
竹紙漿倒是不會破壞森林,但是因為其需要一些化學藥劑來處理,所以造成的汙染和木漿比起來也不好說到底哪一方更好。
老師很專業,一下就把各種材料的優缺點都講了個乾淨。
劉徹和李斯他們倒不怕汙染環境,因為他們那兒的樹實在是太多了,而且生產能力都還沒跟上來呢,吃飽了,能看書了,才有功夫去談汙染環境。
不過聽著好像也就竹和木的好一點,適合大範圍生產,麻和藤的確不好收集。
而且他們的棉花還沒長成呢,麻還得做衣服呢,可不能用來造紙。
“那木頭是直接把外皮削掉就可以造紙嗎?”劉徹不恥下問,只希望能夠追問的再清楚一些,以免回去之後操作出錯。
其實他之前便聽人說有人研製出來了一種輕薄可以用於書寫的紙張,他還讓人呈上來過,不過只能說他所看到的紙張和後世的紙張完全是兩種東西。
質地極差,又輕又薄,並且很脆,一摸就碎,有的鋪的厚的地方就太軟了,筆一放上去,裡面的墨汁就被吸走了。
而且似乎也不是用木頭做的,而是用麻之類的材料。
“首先需要用蒸汽或者熱水把木頭的外殼清洗一下。”帶他們的老師雖然說是老師,不過只是一個看著二十六七歲的姑娘,笑起來溫溫柔柔的,“我之前在造紙廠上過班,對於造紙的流程還是比較熟悉的。”
並且她們店造紙和造紙廠的步驟其實也大差不差,只不過一個是批次生產的現代化機械裝置,一個是手工製造,效率會更慢一些,更注重效果和體驗。
“這一步主要是為了把外層的汙垢給清洗掉,洗完之後就可以切段,進入原木滾筒機中去掉外皮。”她邊說邊帶他們往屋裡走,“我們這裡也有這樣的機子,只不過會小一些。”
一進去就見到堆放在角落一個個整齊的原木長條,大概半米長,外殼已經都被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