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快遞,現在每個人的手上都摞著好幾個大小不一的盒子。
蘇軾聽徐雪筠說這盒子裡有許多食物,不由得羨慕:“真好啊,可以買到千里之外的特產。”
其實古代也是有快遞的,並且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歷史相當久遠,早在殷商時期便出現了。
發展到周朝,‘快遞’開始出現明確的職務記載,該職務被稱為‘行夫’。
‘行夫’主要負責郵遞驛站等工作,並規定‘雖道有難,而不時必達’,這一點很像是現在的郵政,即使道路崎嶇遙遠,但依舊會遍佈他們的足跡。
不過和郵政有很大不同的是,當時的快遞主要是為傳遞政令和軍情存在的,也就是說它是一個依附朝廷而存在的功能。
具體工作方法有步行和乘車兩種,在古書便有記載‘徒遽’和‘傳遽’,其中“傳”指用車傳遞,而“徒”則是急行步傳,讓人跑著去傳遞公函或資訊。
但路途遙遠,中途必定要休息,古代的旅館其實並不如電視劇中想象的那麼多,尤其是在古而又古的時候,地廣人稀,連官道都沒有全部連線起來,為了不讓信件丟失,也是為了保護送信人不被野獸吃掉,朝廷便開始建立供傳信人休息住宿的地方。
據《周禮地官遺人》載,‘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這‘廬’便是吃飯的地方,‘宿’的意思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便是讓人休息睡覺的地方,‘路室’這個詞在現代已經不常用了,不過楚辭《七諫·怨世》中寫到,‘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過之以自侍’。有一個叫王逸的人曾對這句話有過註解,‘路室,客舍也’,賈公彥也說過,‘路室,候迎賓客之處’。
所以路室勉強可以同現代的賓館相提並論,不過它也有現代賓館所沒有的功能。
路室有委中的委也是一個如今並不常用的詞彙,可在古代它卻指代一個很重要的物品,那就是糧食或財寶。
古代糧食便可以換錢,所以結合這句話的意思來看就是在路室住宿,可以從路室這裡拿到之後行程所需要的糧食,也就是說,從吃穿到住宿再到盤纏,這一路上都可提供,這也從側面看出當時送信的不易,若是不全然提供好,那麼信件十之七八會在路途中丟失,又怎麼可能做到像現代一樣大面積的普及快遞。
我們現在最認可的快遞是郵政,郵政的政很好理解,郵政的郵又是從哪裡出來的呢。
是老熟人秦始皇規定的。
他在統一六國後,將之前的‘傳’,‘馹’,‘徒’等統稱為‘郵’,使‘郵’成為通訊系統的專有名詞,即使之後的朝代對驛站功能多有改進,但‘郵’還是被保留了下來。
蘇軾被貶過許多次,每次被貶時即使覺得帶夠了盤纏和行李,但每次仍然會有忘記又常用的物件,就算現在的蘇軾還沒像歷史上一樣被貶多次,但文人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喜好遊山玩水。
嗯,沒什麼吃的。
這對一般的文人來說還能夠忍受,但對於愛好美食的蘇軾來說便有些困苦,現在他聽到徐雪筠說在任何地方都能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快遞後真真是羨慕了。
這一輩子得吃多少好吃的啊。
徐雪筠還以為他是要推薦,還樂呵呵的和他說自己找到的各省寶藏美食,有些是蘇軾歷經千辛萬苦才去吃到的,有些是歷盡千辛萬苦也沒吃到的,還有些是聽到都沒聽到的。
杜甫很同情他,雖然人還站著,但看著魂都快飄了,可徐姑娘看起來完全不會察言觀色,一點都沒有發現。
朱元璋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
後世的郵寄行業怎地如此發達。
因有唐朝‘一騎紅塵妃子笑’,和宋朝‘通遠鋪’的濫用,他為了不想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