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玩老鷹捉小雞,讓她感覺比下地幹一下午的農活還累,現在在院子裡支了一個馬紮,一邊捶腿一邊看扶蘇他們陪丹丹玩,覺得家裡還是人多好:“你們本來說今天中午在外邊吃,結果突然回來了,廚師長這什麼菜也沒備,就說搞個火鍋吃吃。”
畢竟火鍋的料都是之前炒好的,一兌水就行,菜一切,再片點肉,火鍋丸子也是現成的,這不就齊活了。
徐雪筠算是一個在飲食上比較隨和的人,她吃辣鍋也行,吃番茄鍋也行,甚至吃藤椒的吃金湯的吃番茄的都行。
火鍋的歷史非常久遠,如果硬要說的話,其實商周時期也都可以說擁有了火鍋,為什麼呢,因為清湯火鍋也是火鍋,商周時期,就已經用火加熱鍋具來煮食物吃了。
不過現代意義上的火鍋還得說三國至東漢時期,那個時候的銅鼎,被視為現代火鍋的前身,人們已經會在水中放入不同的材料,燒製成不同的料湯,流行於我國寒冷的北方地區,不過大多用來涮豬羊雞魚等肉食。
南京博物院在江蘇盱眙縣境內出土的一件分格鼎,就是將鼎分成五個不同的燒煮空間,和現代的五宮格火鍋非常類似,不過這個時候的火鍋還是貴族以及文人雅士們才能食用的食物,直到唐朝,各種各樣的火鍋開始問世,平民也能接觸到火鍋,但也還是官府和名流家中設宴時才會多備火鍋。
那什麼時候火鍋走入尋常百姓家的呢?那就要說宋朝時期了,雖然有許多人覺得宋朝遠遠沒有唐朝來的強大,可不得不說,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皆十分繁榮的時代,達到了封建社會的巔峰,著名史學家陳寅恪也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也相較於其他朝代來的多樣與自由。
北宋都城汴京,冬天酒館就有火鍋常備,火鍋中也不僅是肉類,也加入了各類下水以及蔬菜,清朝,火鍋涮肉已經成為小有資產人的冬日必備佳餚。
所以朱棣等人對火鍋都不陌生,只有嬴政扶蘇劉邦幾人在看到火鍋時不知道其食用方法——因為秦漢是分餐制,即使當時有用來煮東西的小鼎,也是一人一個。
但他們只是不熟悉,只圍著繞了兩圈就看明白了。
而就在他們繞這兩圈的過程中,牛油火鍋的香氣已經漸漸的激發了出來。
劉邦覺得他在這邊吃的都快要不想回去了——怎麼他都當了皇帝了,家裡邊還什麼都沒有啊。
不過也只是說說而已,權利能帶給人的成就感,不是簡單的吃食能夠代替的。
但這一頓在看著天幕的眾人看來也著實是奢侈了。
大塊大塊的牛油,各種珍貴的香料,還有旁邊放的一盤盤的肉類和蔬菜鮮果。
乾隆覺得這後世的火鍋和他吃的火鍋相比較起來也不差什麼了。
乾隆是一個真真切切的火鍋發燒友,光是有記載的乾隆四十四年,農曆的八月十六日到九月十六日的中這僅僅一個月內,紫禁城裡就吃了六十六次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