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土豆,現在已經在育苗了,正好趕上十一月底,來年一月到三月都可以收穫。
不過土豆的種植還要分地域,不同的地方種植時間和收穫時間都不同,有些地方是四五月種植,秋季收穫。
林淵也只能在十一月底先種一小部分,如果不行,就換成四五月種植。
至於剩下的土豆則和紅薯放在地窖,每天都派人去看,還要保持乾燥,避免產生黴菌。
不過這些事那些老莊稼漢比林淵清楚,所以林淵除了偶爾去看一看,基本就是一個甩手掌櫃。
莊稼漢們是被林淵叫人找到的老莊稼戶,大多數年紀都超過了四十歲,幾乎是從能下地開始就伺候莊稼,有經驗,無論是除蟲還是施肥都有自己的法子,不過自從被林淵叫人招來“農業局”之後,他們那些獨家的法子就公開了。
他們被要求把自己的經驗之談全部整理好,不會認字沒關係,有人記。
然後就派人去鄉里做宣傳和教導活動。
以前人們沒有條件推廣一些種植經驗和技術,因為交通不發達,而且村子都比較封閉,現在林淵就是強迫性的把村子之間的壁壘打破,每個村子都要派人去示範村學習經驗。
學習的好的,林淵會給予獎勵。
林淵也鼓勵養殖業,大部分人都選擇了養鴨子,養雞和鵝的比較少。
這時候沒什麼飼料,鴨子的出欄時間是最短的,雞要十四個月,鵝要七八個月,鴨子最短,三個多月四個月就能出欄。
農戶有農戶的智慧,都是養家畜,當然要選短期內就能見效的。
沒辦法,林淵只能把人召集起來,建造鴨舍,雞舍。
鵝比較自由,散養。
自從到了泰州和高郵以後,林淵就沒有再採取大鍋飯的制度了,畢竟現在的情況還不是很糟糕,在糧食儲備充足的時候,人們擁有私產反而會提高生產力。
大鍋飯更適合災荒的時候。
之前莊子裡就是實行的大鍋飯制度。
促進人們生產力的辦法就是進行獎勵。
就跟我國災荒年代選勞模一樣,樹立勞動典型,鼓勵民眾奮發。
林淵去取了個頭最小的紅薯和土豆,蒸熟以後叫幾個心腹過來吃吃看。
除了林淵以外,所有人都沒見過這兩樣農作物,他們對土豆的熱情沒有對紅薯那麼高,畢竟紅薯有甜味,在基本沒有甜食攝取的現在,更加惹人喜歡。
林淵問他們:“你們可知這兩樣畝產多少?”
幾人分別猜了幾個數字,林淵帶笑搖頭:“畝產數十石。”
楊子安和朱元璋都是莊戶人家出身,朱元璋雖然是放牛的,但家裡也種地,自然知道這個數字有多麼恐怖。
林淵又說:“它們會環境的要求很低,貧瘠的土地一樣可以種。”
宋石昭激動地說:“東家,可見這是上天預示啊!”
林淵莫名其妙:“預示什麼?”
宋石昭:“此二者,活人無數,正是東家您的功勞,有次二物,何愁天下人心不歸!東家!此乃東風啊!”
東風?
我還白板呢。
林淵知道宋石昭這又是打著要讓他再當神棍的念頭了。
“宋主管,此時暫延。”林淵覺得他現在已經夠打眼了,再來兩樣畝產高好種植的農作物,聲望是容易刷起來,但吸引的目光也就更多,他可不想在還沒有壯大自己的時候就被人打上主意。
“等明年第一批收穫了,就作為種子交給百姓。”林淵說道。
宋石昭:“正是。”
楊子安卻問:“若是流傳了出去……”
林淵卻很平靜的說:“那就流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