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因為並不是急事,或許也是因為不能確定朝廷的態度,索性也不用官府驛遞,直接隨商船往京城。所以隨船前往的,還有周敏送過去的水稻種子和一批技術員。
又是三年時間過去,水稻良種培育的事,自然又有了很大的進展。至少已經獲得了幾種確定能夠穩定遺傳的品種,有的高產,有的抗旱,有的是矮稻……
別以為矮這個特點毫無用處,要知道水稻跟小麥一樣,因為穗是長在頭頂的,重心自然也就很高。尤其水稻稻穗柔軟且長,會垂下去,一旦遭受大風侵襲,便很容易倒伏,造成植株死亡或減產。
而矮稻在這方面的抵抗能力就強得多了。
這也算是有了初步的成果,至於更深入的研究,周敏就力有未逮了,所以她便直接把種子和人都送去了京城,讓朝廷來接手這件事。
因為湖廣和江南是最重要的產糧區,所以接下來的實驗,必須要在那邊進行。免得種子是改良好了,卻水土不服。再進行幾年的試驗,想必就可以逐步推廣新品種的水稻了。
至於周敏自己,則將精力放在了改良玉米品種上。
現在種植的玉米,剛剛從海外傳入不久,產量雖然比水稻高,但也有限。雖然就算不管他,經過幾十上百年的馴養,玉米習慣了本地土壤,自然也會進化,但是有意識的培育卻能夠減少這種時間。
相較於大張旗鼓的修書定稿,周敏這件事卻是辦得悄無聲息。
她是個習慣了低調的人,做這些事也只是因為力所能及。而且在周敏看來,自己做的也不是多了不起的事。此番了結了這件事,也算是沒有負了自己當初對宣斌的承諾。
得他庇護這幾年,對齊家來說,的確非常重要。
要得到京城的訊息至少要等兩個月。這段時間,齊家山附近表面上風平浪靜,實際上卻是人心浮動,人人各有思量。
不過這些跟周敏的關係不大,她如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為兒子七斤開蒙這件事上。
周敏的早教很有效果,七斤兩三歲就開始背唐詩,認識各種顏色、水果、傢俱、動物、植物……同時大抵是遺傳了石頭的動手能力,對拼積木抱著強烈的興趣與熱愛。
不過,開蒙與早教是不一樣的。
雖然周敏不是很希望兒子被這個時代的填鴨式教育荼毒,但她更知道,這就是目前的主流思想,至少在百年內無可改變。既然如此,就不能把兒子養得太另類。
她直接把孩子送去了四位先生那裡。
他們反正書已經編完了,等結果也等得心浮氣躁,找點事情做也好。
周敏的要求就一個,要嚴格。她對七斤的要求是,至少考個秀才回來,舉人更好,之後就隨他想做什麼。所以在打基礎的時候,一定不能心軟。誰讓他將來是要頂門立戶的那個呢?歸去園偌大產業,得有點能耐才能夠守得住。
按照周敏和石頭的想法,都不願意再生,也就是說七斤連可以幫襯的人都沒有,必須要自己努力。
結果才把孩子送過去幾天,四位先生就派人過來把她請過去了。
“你想讓我們教他什麼?”唐七叔問。
周敏一臉莫名,“開蒙啊,別人怎麼學他也怎麼學。四位先生難不成鑽研經典的時間久了,忘了怎麼給孩子啟蒙?”
“說什麼混話?”鄭先生笑罵道,“問題是小孩子開蒙,無非就是背誦三百千、韻書之類,同時開始學字,但這些你兒子都學會了呀!我們幾個商量了半天,竟不知還有什麼能教他的了。他才不到四歲,這時候就講四書五經,也太為難人了些。也不知你平日裡是怎麼教的,我們若隨便來,反倒怕耽誤了他。”
“平時就是早晚得空教一教啊,七斤對這些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