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有趣的靈魂不能缺胳膊少腿, 示愛的訂閱不能半途而廢~ 比起原主在十一年後渾渾噩噩被人接進京城, 長安來得算很早了。若她沒記錯的話,此時應當是女主才穿越到大盛三個月,也就是小說的開始。
這個時候, 姜怡寧還沒來得及籠絡長公主和公主府上下。長公主對姜怡寧雖多有疼愛, 卻沒維護到小說中那般偏頗的程度。蓋因長公主虔誠修道, 一年之中有大半的日子留在道觀。若非姜怡寧刻意討好親近, 長公主對她是不算親暱的。
換句話說, 長安在這時候進府, 其實優勢很大。
女主姜怡寧如今,正在為能取得長公主的賞心和疼愛而絞盡腦汁。若她沒記錯的話,這個時間段, 長公主是不在府中的。姜怡寧趁著這三個月調理身子, 護膚,纖體,知長公主愛重多才之人,更是鉚著一股勁兒把才女這名聲給揚出去。
似前幾日長安在客棧聽到的什麼鬼的詠玄武湖,是姜怡寧揚名的第一步。第二步,自然是幾日後的端午。這一天,素有才女之名的寧貴妃會舉辦一場賞荷宴。
屆時會邀請上到皇子公主下到三品京官嫡女齊聚一堂。
女主借這一宴, 作了一首詠荷花的詩作。因端午是大盛一年一度的龍舟盛會,會有除皇家以外各個京城世家參與競彩。姜怡寧的這首詠荷詩一經傳出,就獲得了諸多叫好之聲。不僅在賞荷宴上大放異彩,更是傳到男賓宴上, 得了當朝大儒的連連讚歎。
姜怡寧便是藉此一事,把沅蘿郡主大才的名頭坐實了。
長安心中數著端午,也沒兩日了。
她倒是想先把姜怡寧的這首詠荷詩給傳出去,但一想,又覺得沒必要。畢竟姜怡寧剽竊這事兒,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別人卻不知。姜怡寧敢剽,她卻不能當面指責。否則歪火燒到自個兒身上,估計誰都別想好過。
再說,即便她先捅了一首詠荷詩出去,姜怡寧再吟個別的荷花詩,效果也是一樣的。畢竟比起人家女主古漢語專業出身語文老師,她就是個私廚老闆。腦子裡除了各色菜譜和一點點半生不熟的生意經,古詩的儲備真只剩小學背誦的那幾首。若姜怡寧新換一首高階點兒的,她背不出來,豈不是很尷尬?
想來想去,別的什麼都是空,先進姜府才最重要。
然而即便安撫住了自己,隨著端午的這一日到來,長安整個人還是顯而易見的焦躁許多。
窗外人聲鼎沸,鑼鼓喧天。
辰時之前,周和以便起了,此時端坐在窗邊吃著長安特意給做的素菜蝦仁兒小燒麥。一筷頭大小,剛好兩籠子,一口一個。
不得不說,長安的這雙巧手,做御膳興許趕不上御廚,但做起這等精巧的吃食卻十足的色香味俱全。王爺一面下筷子,一面眼角餘光看她四處轉悠。見長安從榻邊轉悠到桌邊,又從桌邊回到窗邊,來來回回沒個消停。
三日前,她便開始這般轉悠了。周和以心知她是在為尋親的事兒焦慮,但這事兒還真沒辦法出言提點。
見長安趴在窗邊開始嘆氣,蹙了蹙眉,他悶聲不吭地將一盤子小燒麥吃光。
這大半年同進同出,夜裡同塌而眠,日日還被人寵著哄著的王爺,胸腔裡這顆冷硬的心腸終歸是軟了。不管姜氏與小姜氏之間到底是非曲折如何,上一世小姜氏畢竟沒得好果。這一世本不該這麼早來京城的小姜氏偏碰到了他,早早進了京,興許這是一番造化。
他嘆了口氣,決定幫長安一回。
次日一早,周和以便換了長安給他置得新行頭,拿了長安身上的玉牌出了客棧。
常松又出去打聽宅子的訊息,翠娘和小七在一人跟上週和以,一人留下守著客棧。
周和以瞥了眼小七,並未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