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值得特別一記的,是一位特殊人物的登場。他之出現於我們的工作中,無論怎麼說,
也都帶著幾分神秘色彩。此君也就是戴先生臨走之前,指定由我親自前去聯絡,不準另派其
它工作同志去找他的那個人。
此君的眞實姓名及身份地位,經過仔細考量,又和幾個知交的朋友交換意見後,乃決定
略作保留,還以不明白道出為宜。其實這中間並沒有什麼隱私,完全是為了維護自家的體面
著想而已。不過,他的一切作為仍然是眞情實事,毫無假託。讀者只須稍為留點意,文中自
有蛛絲馬跡可尋。
這位特殊人物,我們假定他姓「徐」,名字可以略掉了,以下再提到他,就以徐先生稱
之。
「徐先生」,江蘇籍,如果沒有記錯,那就是無錫人,那時約莫四十多歲,曾在歐美留
學,聽說是學政治經濟的。此君生的是五短身材,體形粗壯,戴深度近視眼鏡,操普通官話,
光看外表,不知道是幹那一行的,與之交談,氣勢豪邁,一點書卷味道都沒有,又很難想像
他原是個文人。
可別低估了他的公關作用,他雖不是閩粵人,卻在當地的華僑社會裡,廣受人們的尊重,
甚至於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瑣碎事,也非找他不可。還有一層,徐先生不僅和法國駐在河內的
官員們頗有交往,而且與法國籍的警察總監尤為熟稔,且不時舉行酒會或舞會以增進感情。
類如這些個社會關係,也正是我們借重徐先生的地方。
筆者和徐先生第一次見面,是依照戴先生的規定前去取得聯絡的,在我們的工作術語中,
稱為「交聯」;就是說在組織關係上交給某一單位或某人聯絡,並非私人之間有什麼淵源,
也不是某一單位自行吸收發展來的。至於徐先生是怎樣與戴先生建立的工作關係,筆者則不
得而知,而且在我們的慣常作業中,也不允許有此一問。我也好奇,心裡猜想很可能是方炳
西介紹給戴先生的,因為他和徐先生有小同鄉的關係,可是為什麼不叫方炳西去和他聯絡
呢?這一點,始終是謎。
戴先生到了重慶又來電報詢問這件事,更特別囑咐:「事無巨細均可酌情與之磋商,任
何工作需求,亦無妨諮情辦理。」由此可見戴先生對他是如何的倚重與信任了。
徐先生平易近人,隨到隨見,一點官架子都沒有,接待上也顯得特別親切,旁的不說,
初次見面他就請夫人出堂招待,更一再留吃便飯,這麼一來,縮短了彼此間的距離,便容易
談問題了。
徐先生口頭上不大提到戴先生,也不表明他與戴先生的關係如何,可是他卻很喜歡用「你
們」這兩個字,他以所以說「你們」不說「我們」,充分表明了他的立場,也就是說,他是
以客卿的地位協助河內工作,和我們的機構並無隸屬關係。
徐先生坦率而又誠懇的說:「你們人生地不熟的派到此地來,可以想見的必然會遇到許
多不方便,我當然願意協助你們,不過也只限於幕後而已。萬一傳言出去說是有我參加在內,
那就糟了,所以要請你們諒解這一點才好。總之,我做得到的一定做,還請放心。」徐先生
講的是實情,我自然瞭解也應該諒解。我們商量下來,共同認為今後如無必要,以少見面為
佳,最好請徐先生指定一個人或介紹一個人從中聯絡,作為我們之間的傳達者;其次,能夠
在電話中說的,無妨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