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淳斌現在已經不再關注劉福通北伐軍的動向,只是集中全力專注發展自己的勢力,可卻遇到了一件非常噁心的事情。
由於他處於各方義軍的包圍之中,所以他只能盡力從朝廷手中奪取地盤,可誰知張士誠這個不要臉的傢伙竟然不講道義,從背後偷襲自己。
就在前幾日,徐達等人剛剛拿下了鎮江,張士誠竟派他的兄弟張士德率水軍繞道進攻,幸虧廖氏兄弟發現及時,將其打敗,但樑子就那麼結下了。
其實蔣淳斌一直盡力避免與陳友諒和張士誠勢力發生矛盾,因為他知道自己現在的力量還不夠強大。
蔣淳斌知道陳友諒絕對是個睚眥必報的主兒,所以一直沒有向西發展勢力,就是不願與其接壤,從而避免衝突,可誰知向東北發展同樣惹到了張士誠。
從一開始,張士誠就對蔣淳斌這個新鄰居不抱好感,只不過並沒有把他放在眼裡。
可誰知自從蔣淳斌佔領了集慶城後,勢力便迅速擴張,根本遏制不住,對於這樣危險的一個鄰居,張士誠怎麼能不擔憂?
而且張士誠也有他的苦衷,雖然他現在佔領了江蘇大部,但勢力發展卻遇到了瓶頸。
北邊是毛貴在山東的紅巾軍,他肯定惹不起,南邊是富饒的杭州,可江浙右丞相達識帖睦邇與苗軍將領楊通貫合作共拒,屢敗張士誠,讓他損兵折將,根本不敢進犯,所以最終只能將目光瞄向了西邊的蔣淳斌。
可蔣淳斌並不想把實力消耗在與張士誠的對戰中,於是他專門讓劉伯溫給張士誠寫了封信,言辭懇切,態度真誠,目的就是想和張士誠和平共處。
結果張士誠根本不當回事,而且估計還覺得蔣淳斌好欺負,繼續派他的兄弟張士德攻打蔣淳斌的屬地。
這下子可把蔣淳斌給惹毛了,於是在對張士誠這個私鹽販子破口大罵的同時,蔣淳斌開始與手下人商量對策。
首先,在劉伯溫的建議下,蔣淳斌決定先與南邊的方國珍修好,從而避免兩線作戰,專心對付張士誠。
本來一開始蔣淳斌不願意與方國珍合作,因為在他眼中,方國珍就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這樣一個人做自己的盟友一點安全感都沒有。
可劉伯溫卻認為小人不可信任,卻可利用,正因為反覆無常,所以會更多地審時度勢。
現在方國珍自身力量不夠,所以他想的就是怎樣儲存自己,與太強大的人做夥伴,他沒有安全感,與太弱小的人做夥伴,他肯定又不願意。
現在蔣淳斌處於方國珍的旁邊,力量不算強大,卻也不算弱小,所以只要蔣淳斌採用胡蘿蔔加大棒的方式,以威嚇之,再以利誘之,方國珍定會屈服。
蔣淳斌不得不感嘆,劉伯溫實在是個老人精,活得久了,確實是把人給看透了,於是他遵照了劉伯溫教授的方法,方國珍果然在遲疑中表示願意遵奉蔣淳斌的號令。
接下來蔣淳斌便派廖氏兄弟和鄧愈攻陷了長興,派徐達和常遇春攻陷了張士誠的屬地常州,派康茂才和丁德興攻取了江陰。
這下一來,張士誠的西面和南面就被徹底堵死了,除了向北進軍,就再無他途,除非能夠打敗蔣淳斌或者楊通貫和達識帖睦邇。
張士誠終於後悔與蔣淳斌為敵了,可現在已經太晚了,蔣淳斌現在已經對自己發起了反攻,即使自己不主動挑釁,他也不會放過自己。
蔣淳斌這樣做的道理很簡單,因為劉伯溫曾告誡過自己,要麼不做,要麼做絕。既然已經結了樑子,那就把他打到毫無還手之力,直至消滅,不然的話永遠會處於被動地位。
於是他一面派徐達和常遇春攻下宜興,另一方面又派馮氏兄弟和俞通海進攻常熟。
張士誠無奈,只得派自己的兄弟張士德迎戰。這倒不是因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