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次的北伐行動,蔣淳斌是一萬個不同意。首先在他看來,元廷並沒有劉福通想象的那樣好對付。
雖然答失八都魯死了,但元朝仍然擁有察罕帖木兒、李思齊、張良弼、孛羅帖木兒這樣優秀的將領,只不過暫時缺乏一個強有力的統一領導者罷了。
其次,元廷雖然許多地方都被義軍佔領,但他仍有源源不斷的糧食和稅收供應,論起綜合實力,誰也比不上它。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雖然現在絕大部分起義軍皆號紅巾軍,但有的和劉福通並無隸屬關係,甚至還存在敵對的競爭關係啊!
比如南方的徐壽輝勢力,和東邊的張士誠勢力,他們雖然現在不敢對劉福通做什麼,可一旦劉福通大軍北伐,後方空虛,或者直接在前線遭遇失敗,那麼這些義軍勢力會不會群起瓜分劉福通的地盤?
劉福通總是說,只要打敗了元廷,那些義軍勢力自然望風歸附,可他從未想過如果自己戰敗了會怎麼樣,那些義軍勢力不一定講道義啊,他們都是將來要和你爭天下的人啊!
但蔣淳斌這次並沒有發表反對意見,因為他不想再和劉福通起衝突,更重要的是,他已經生了出走單幹的想法。
當然,好多將領都很贊同劉福通的做法,其中雖然有拍馬屁附和的,但還有一些人確實認為現在北上是趁虛攻之,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劉福通甚至還興致沖沖的為此次北伐寫了一副對聯:上聯“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下聯“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
諸將領都認為這副對聯極其豪邁,於是一致同意將其作為此次北伐的口號,而且還專門製作了好多旗幡,上面印的都是這句口號。
經過一番討籌劃,劉福通決定此次北伐分為西、中、東三路大軍,同時發兵,目標直指大都,讓元廷首尾難顧。
其中西路大軍由李武、崔德率領,進軍陝西,先拿下天險潼關,威脅古城西安,然後以此為據點,北渡黃河,從西面威脅大都。
中路軍由潘誠,關鐸率領,自山東曹州出發,越過太行山,進軍山西,最好能夠拿下雁門關和重鎮大同,然後北上遼陽,從北面斷掉元廷的後路。
東路軍最好避免與張士誠勢力的接觸,直接走海陸進入山東半島,爾後向西進軍,斷掉南北漕運,扼住元廷經濟命脈,從東面威脅大都。
只不過對於東路軍的主帥人選,眾人卻大為詫異,因為劉福通竟然挑中了趙均用的手下大將毛貴。
自從趙均用攻克淮安,表示臣服於劉福通麾下後,雙方的聯絡就比較密切。於是眾人便猜想劉福通可能是想借此機會向趙均用借兵,同時測試一下他的忠誠度。
但劉福通明明還有許多大將沒有用啊,比如起兵時就一直跟隨他的白不信、李喜喜,還有近幾年戰功累累的蔣淳斌等人。
可還沒等到眾人提出疑問,劉福通便說三路大軍先行,自己隨後將帶另一路軍直接北上取汴梁,重建大宋朝廷!
難怪他要中路軍從山東曹州出發,然後進入山西,原來中原大地還是給自己留著開發呢!
緊接著他便下令把李喜喜和白不信從北邊調了回來,命他們看守亳州大本營,並且作為後備,看時機準備隨時援助三路大軍。
至於蔣淳斌呢,則跟隨在劉福通左右,一起延後進軍,準備攻取汴梁,看來劉福通還是把蔣淳斌當作了一個利器。
可誰知蔣淳斌卻對此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表示自己想要跟隨東路軍打過去,因為自己與毛貴熟識,相互之間比較好配合,而且東路軍只仰仗“外人”也讓人不放心。
本來劉福通是想要蔣淳斌作為自己的先鋒大將,攻城拔寨的,而且他本身就沒有對東路軍抱太大期望,只是想著讓他們打個輔助配合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