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商議不出什麼頭緒來,覺得此時逃跑,不是時機,一則沒有糧食,二則找不到路,三則騎術不精,四則兩人一騎,鐵定逃不遠。於是,只好跟著隊伍,一天一天往西北方向前進。
番突人撤離營地之後,才過半個時辰,杜寧啟就帶著兵卒們趕過來了,可是,他們看見的是被清理過的營盤,找不到番突人的去向和線索。
後面,杜寧啟帶著兩百餘人,徐徐向東北方,撤向魔月氏的地盤。雖然是向魔月氏的地盤撤退,杜寧啟卻不是朝魔月氏最核的盆地撤過去,而是圍繞著盆地外圍,大兜圈子。
杜寧啟的用意也很明顯:你們番突人想逼老子闖魔月氏的地盤,做你們的試金石,那是沒門的!老子就帶著人馬圍著魔月氏的地盤外圍轉圈子,堅決不去挑釁魔月氏。
這一追一逃,就跟一場賽馬似的。
跟在杜寧啟後面圍著魔月氏的地盤追了大半圈之後,帶兵的那克加里忽然醒悟過來,便分出一半隊伍從反方向迎頭攔截:你不去打魔月氏,老子就滅了你。
然而,那克加里見杜寧啟帶兵一路逃竄,不免在心頭形成了個思維定式,就以為唐軍怕了番突兵,心頭不免有些輕敵,一心只想痛打落水狗。
他卻沒有想過,他的人馬本來就只有堪堪一千來號人,這一分兵,每隊才五百來人,跟杜寧啟帶著的兩百來號戰兵相比,數量差距就不太大了。
並且,大唐戰兵,都是老兵油子,職業軍人,作戰經驗豐富,不光單兵能力強,並且配合有素。
而番突人雖然民風彪悍,好戰鬥狠,但他們實際上是上馬打仗,下馬放牧,亦民亦兵,雖有一定的作戰經驗,但跟大唐戰兵相比,就差遠了,尤其是配合作戰方面。
杜寧啟帶領的唐軍,除了人數少,還有一個劣勢,那就是出來得太匆忙,帶的補給少。這一路逃跑,還得一路解決人和馬的口糧問題。
也幸虧是四月間,遍地都長滿了青草,盡夠馬匹嚼用,再加上魔月氏的地盤外圍,人跡罕至,四月間,草木旺盛,藏身其間覓食的小動物不少,費點心就能獵上幾隻,足夠解決兵卒口糧。
番突人分兵幾天之後,杜寧啟便接到了斥侯的稟報,杜寧啟帶著隊伍繼續圍著魔月氏的地盤外圍往前走,只是走得不那麼匆忙了。
又走了一兩天,看見一處小丘陵,使讓兵卒進入小丘陵歇息,殺了幾匹弱馬,大吃一頓,稍事休整,又在小丘陵中佈下一些小機關,然後以逸待勞,等那克加里急匆匆帶著番突人追上來時,唐兵一躍而出,兔起鷹落地殺向番突人。
那克加里完全沒想到唐兵在人數相差一倍有餘的情況下,還敢設伏狙擊他們!雖然被意外狙擊,略挫銳氣,他也並不害怕,很快就組織起番突人進行反擊。
小丘陵地貌上只得些小山坡,實在不足以讓兵卒憑險倨守,雙方幾乎就是在有低緩起伏的平地上展開生死搏殺。
杜寧啟下令唐軍兵卒分為兩部分,人多的部分結成圓陣,進行固守,圓陣的好處就是把背後交給袍澤,只需要專心正面抗擊敵兵。
人少的部分又分成三個小分隊,騎著快馬,在外圍進行侵襲,集中優勢兵力,不斷蠶噬殺滅對方兵力,絕不陷於困戰,衝殺一陣,等對方分兵抵抗時,馬上撤退,又換個地方衝擊。有了小分隊的侵襲,又可使敵兵陷於兩面作戰的擔憂,無形中降低敵兵的戰鬥力。
一個時辰之後,雙方各有損傷,但明顯是番突人死得更多。一個時辰的高強度作戰,雙方都有了疲態,杜寧啟發一聲號令,三支小分隊合兵一處,從一個地方切入番突人的包圍圈,裡面被圍著的圓陣隊形一變,像尖刀一般地跟小分隊內外夾擊,快速突破了番突人的包圍圈,然後往丘陵小山坡上退去。
那克加里還當唐軍不敵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