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梁不得不另闢蹊徑,最終決定採取一種巧妙而又大膽的策略——借殼上市。
首先,張玉梁將自己名下的一棟大廈物業“聯邦大廈”,出售給了馬登家族旗下的聯邦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並以此換取了超過七百萬股的聯邦地產股票作為回報。
緊接著,他又如法炮製地把另一座名為“國際大廈”的產業賣給了聯邦地產,同樣換來了該公司的大量股票份額。
經過這一系列精明且果敢的操作之後,截至七十年代初期。
張氏家族已然掌控著高達七十七個百分點的聯邦地產股權!
然而,由於張氏家族一向行事低調,所以在外人眼中,他們仍然誤以為聯邦地產仍舊屬於馬登家族所有。
但實際上,這家看似風光無限的上市公司背後真正的大老闆正是深謀遠慮、默默耕耘的張氏家族!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經濟繁榮昌盛,香港股市一路飆升,牛氣沖天。
在此背景下,張氏家族看準時機,再度施展資本運作手段,成功實現借殼上市。
他們巧妙地運用聯邦地產的一部分股權。
再加上位於半山區梅道、種植道和花園臺等黃金地段的優質物業。
與其他公司進行交易,陸續換取了會德豐的大量股份。
經過這一番精心佈局,張氏家族最終獲得了會德豐約 30%的股份。
相比之下,馬登家族所持有的股份則降至 25%左右。
如此一來,張玉梁成為了會德豐的第一大股東。
可以說,從某種角度來看,張玉梁才是首位成功收購鷹資洋行的牛人。
然而,張家一向行事低調,不事張揚。
儘管張玉梁身為第一大股東,但他在明面上僅持有 5%的股份。
並且,在會德豐內部,他也僅僅擔任董事一職。
而董事會主席和行政總裁依然由馬登擔任。
這種低調作風使得外界對張氏家族的實力認識不足。
也讓張玉梁在這場商業大戰中的角色顯得頗為神秘。
張氏家族巧妙地藉助會德豐這個平臺實現了企業上市的目標。
他們注重實際利益,並不在意所借用的外殼如何,甚至將馬登當作手下員工來使喚。
這種低調務實、深藏不露的處世方式,完美契合了華人群體善於隱匿財富的精神特質。
相比之下,馬登則截然相反,他追求虛榮與功名,喜歡大肆宣揚自己的成就。
一方追求名聲顯赫,另一方看重實實在在的利益!
儘管彼此行事風格迥異。
但正是這種差異使得雙方互補互助,合作起來竟然異常默契和諧。
………
“李生,如今看來,會德豐在股市上的這場股票爭奪戰已無太大意義可言,畢竟其流通股數量實在過少。
張玉梁手中持有的那些股票,方才是決定此番勝負成敗的關鍵所在啊!
無論如何,咱們都得設法將他手裡頭的那些股票弄到手,又或者贏得他的全力支援才行!”鄭海全一臉凝重地說道。
然而,對於獲得張玉梁的支援這一念頭,李明軒卻從未有過絲毫考慮。
因為在他看來,今日能夠給予支援,明日或許就會轉而去支援他人。
更何況,張家人對於華夏並無強烈的歸屬感。
要知道,在後來的時代裡,當香江迴歸一事塵埃落定之後。
張家人竟然毫不猶豫地變賣了他們在香江上的所有資產,並選擇舉家移民海外。
正因如此,張家所持有的會德豐股票,李明軒勢必要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