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針對是否要對李明軒實施制裁的問題,參加首相宴會的人們分成了兩個陣營,雙方各執一詞,激烈地爭論著。
然而,在這場熱鬧非凡的爭論之中,作為宴會主辦方的威爾遜卻始終一言不發。
他默默地注視著宴會廳裡的每一個人,臉上始終掛著那副招牌式的笑容,似乎這一切都與他無關緊要。
爭論仍在繼續,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
1972 年,米國總統尼克松踏上華夏大地,開啟了訪華之旅。
這一歷史性事件標誌著中米兩國關係逐漸走向緩和。
而作為全球超級大國的米國,它的態度轉變猶如蝴蝶效應般引發了一連串連鎖反應。
眾多國家紛紛調整自身立場,其中鷹國也不例外。
自此之後,鷹國對於香港地區的治理模式悄然發生改變。
新任港督麥理浩上任後,徹底摒棄了前任幾位總督公然掠奪香江華人財富的行徑。
取而代之的是,他採取了溫和、寬容的政策來管理香江,持續提升當地市民的福利待遇。
也正因如此,華人資本終於迎來了崛起的契機。
麥理浩的這種經營策略並非一時興起或獨斷專行,而是聽從於鷹國白金漢宮的指示和安排。
其背後的意圖顯而易見:讓香江市民嚐到實實在在的甜頭,從而感念鷹方的好處。
從後世香江的發展和人心變化來觀察分析。
可以看出麥理浩所推行的懷柔政策相對來說還是較為成功的。
這一政策導致出現了許多所謂的“黃皮白心”之人。
他們在迴歸後經常與特區政府唱反調。
不僅如此,該政策還吸引了眾多頂尖的華人家族以及中產階級移民至國外,帶走了大量原本屬於香江的財富。
對於那些不瞭解鷹國白宮真實意圖的人,首相威爾遜並沒有絲毫解釋的意願。
同時,他也絕對不會干預麥理浩的執政理念。
事實上,麥理浩所採取的種種行動正是在忠實地執行著鷹國白宮的既定策略。
威爾遜非常不希望這些人破壞掉白宮精心策劃的戰略計劃。
於是威爾遜主動轉移話題,緩慢而沉穩地開口說道:
“詹姆士公爵所言極是,李明軒僅僅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小人物罷了,實在不值得諸位為此大費周章、殫精竭慮。”
言罷,威爾遜面帶微笑地舉起手中酒杯,緩聲道:
“就讓我們暫且擱置爭議,一同舉杯吧,願我們偉大的鷹國繁榮昌盛、長治久安!”
眾人聞言紛紛附和,亦舉起酒杯,宴會廳內一時間歡聲笑語不斷,好似之前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從未存在過一般。
然而,這看似和諧歡樂的表象之下卻是暗潮洶湧,每個人心中都在暗自盤算著自身的利益與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