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面寒暄過後,楊曙提議一塊吃午飯,李榕和奶奶欣然同意。
學弟卻以報到為由脫離隊伍,被踢出勇者隊伍開始慢活人生。
“四個人的話,去小吃街的鐵鍋燉吧。”
楊曙和白木棉在前帶路,李奶奶兩人左看右看,對新環境,或者說對弟弟/孫子的學校周邊感興趣。
飯館落座,同桌而談。
奶奶和李榕交替發言,講述近兩年的狀況,楊曙才得知李榕連中專都不讀了,早早輟學打工供弟弟讀高中。
後者也不負期望,成功考進江大,當上正兒八經的高材生。
“真好啊這學校~”
李奶奶眉眼高興,滿臉都是熬過黎明見破曉的喜悅,一言一語十分欣然,說要繼續支援孫子。
“所以,要暫居江城嗎?”楊曙問。
“繼續工作賺錢,娃兒還是學生嘞。”
李奶奶聲音稍低:
“大學跟高中不一樣,交流活動很重要呀,總不能別的同學聚會,娃兒沒錢不去吧?別的同學旅遊,娃兒回家睡覺?
“高中他一個人慣嘍,大學不能夠這樣。”
李奶奶輕拍自己肩膀:
“娃兒這壓力大,想得多,才不愛講話。”
楊曙能理解一半,兩個最親的人供自己讀書,怎可能沒一點壓力?
換位設想,如果年邁老奶和輟學老姐,每天起早貪黑賺錢,自己在學校讀書根本沒放鬆的心思。
而一想到這份錢全用來支援自己,必定壓力暴大,只有拼命做題一條路。
楊曙想起一位初中同學,他的狀況比李榕一家要好,屬於賺多少花多少,攢錢很慢的家庭。
因為是住宿生,每週返校母親給他生活費時,總說父親賺錢不容易,腰都累垮了,讓他好好學習。
同時又講需要什麼就打電話,家裡從不缺你啥,一定要提高成績。
一來一去,這怎麼好意思跟家裡開口?以至於每次要生活費都心存愧疚。
結果上課一想起父親就心酸,想起母親就壓力山大,本能的想要逃避不願回家。
想改變現狀,卻沒有賺錢路子,只好省吃儉用攢生活費,好不容易有了三四百塊錢,又被地痞勒索搶去。
加上成績並不理想,他便自暴自棄當混混……
壓力真的可怕。
“機器跟食材都搬來了,以後就正常出攤,花錢在自個跟榕榕身上,”李奶奶輕笑,“他看見我們過得好,也有心忙自己事嘞。”
不同的是,李奶奶不搞愧疚教育那一套,還很細心的幫孫子建設心理。
白木棉說得對,李奶奶是大好人。
午飯結束,李奶奶二人要去找房子,畢竟旅館多住一天要花好多錢。
“下次來吃烤腸啊。”
“好滴。”
分別後,楊曙跟小富婆回校園遛彎,白木棉揪著他手指問:
“哥,你怎麼不讓李榕去店裡打工?”
“為啥要她來?”
“你可以趁機裝一下。”
“……”
楊曙無話……哪裡裝逼啦?分明是配角上趕著被滋,這麼多年一直沒變過好吧?
“首先我不愛裝,其次,除非她主動提出,否則不攬這事。”
相較於正常家庭,李榕這姑娘從小缺愛,畢竟她只有奶奶的親情,而這份親情和弟弟各一份。
所以叛逆行為較為突出,包括紋身、瞎混、自甘墮落等。
給予缺愛之人無條件的好處,對己方來講,或許是無意間的善舉,對她而言,卻是貴人、恩人、命中之人。
若心懷感恩報答之情還好,萬一是其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