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液準備好了,下面還需要用土豆澱粉和清水,勾兌一碗水澱粉,攪勻後放到一旁備用。
澱粉和水的比例為一比三,這種水澱粉又被稱作‘薄芡’,或者是‘玻璃芡’。
所有食材都已準備完畢,下面就要開始用丹爐做湯了。
首先往丹爐里加入,少許的食用油,這些油自動聚集到了丹爐的中心位置。
如果直接讓火焰和油接觸的話,油可能會被點燃。
所以李恆在加熱前,先用廚神之力在油的外層加了一個保護罩。
由於沒有了鐵鍋作為中間導熱的介質,將丹爐內的食材加熱到預定溫度,消耗的時間反而少了許多。
這也算是用丹爐做菜的一大好處吧。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李恆對火焰和溫度的把控,變得更加直接和得心應手了。
等油熱以後,李恆控制丹爐內的火焰,在頂部開啟一個缺口。
先將切好的蔥白加入其中,用神識控制丹爐,不停的前後左右的抖動。
丹爐的抖動又會帶動,投入裡面的食材跟著一起抖動,李恆用這種抖動來代替翻炒。
幾個呼吸後,他就聞到了蔥香。
接下來加入切好的番茄,也加入其中,利用火焰的高溫,榨出番茄丁裡的汁水。
加入少許食鹽,繼續操縱丹爐,讓食鹽和番茄汁充分融合。
等到激發出番茄的香味後,再往裡加入多一些的開水。
調大丹爐內的火焰,升高溫度,將裡面的番茄湯汁煮沸,然後分兩次往裡面加入,提前調好的薄芡。
這麼做的目的,一是為了增加湯汁的粘稠度,二是讓做出來的蛋花,不會沉在底部。
加完芡汁後,先讓其與湯汁混合均勻,然後調小丹爐內的火焰。
降低溫度後,讓蛋液呈細線狀,慢慢倒入番茄湯汁中。
黃黃的蛋液,一接觸到滾燙的湯汁,就變成的絮狀的白色蛋花。
倒完蛋液後,需要不停的攪動湯汁和蛋花。
繼續熬煮三到四個呼吸後,再往湯汁里加入適量食鹽調味,還有少許的醬油提鮮。
下面就要準備出鍋了,不,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出爐。
準備好一個足夠大的乾淨湯碗,將切好的香菜段放入其中,撒上一些胡椒粉,淋入少許香油。
熄滅掉丹爐裡的火焰,控制丹爐,將裡面的番茄雞蛋湯,倒入湯碗中。
最後在撒上一把蔥花,用筷子將香菜段和蔥花,攪動開來。
這樣一碗用丹爐熬製的,世界上獨一份兒的,簡簡單單的,番茄雞蛋湯就做好了。
突然想起來,我已經好就沒有吃過這道菜了
李恆在不知不覺間,竟又完成了一個跨時代的創舉。
“嘶~感覺用丹爐熬出來的湯,和用鍋熬出來的,也沒啥區別嘛!”
湊近裝雞蛋湯的湯盆,用力嗅了嗅碗裡的香味後,李恆發現這就是一碗尋常的雞蛋湯,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
“我滴師叔喲!這丹爐也就是一個特殊一點兒的容器,又不能從本質上改變食材。”
丹寧也不知道,李恆到底對他的丹爐,抱有怎樣的幻想,只好如實說道。
“嗯,你說的對,是我想太多了!”
李恆點頭道,仔細想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能決定食材味道的,就只有食材本身。
“多謝丹師兄的丹爐。”
順手將丹爐還給丹寧的時候,李恆又發現了用丹爐做菜的又一好處。
除了能加快烹飪時間外,還不用清洗丹爐內的食材殘渣。
因為這個丹爐的內部,就彷彿一個失重空間。
無論是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