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職守, 洩露策題, 罷官流放三千里充軍,其餘一百二十人, 除卻已葬身魚腹的盧姓考生,皆流放充軍,革除功名, 永不錄用。
詔令既出,天下震驚, 尤為驚崔穎儀, 其出身甚高, 又有一太皇太后姑姑,竟落得個身死的下場, 各級考試中有異心者皆收斂,生怕下一個就輪到自己。
餘者則拍手稱快,除了處置得當的緣故外, 還因為皇帝要在明年春加開恩科, 再行舉士。
而這件事的結果, 並沒有使朝中多麼震動, 朝中官員此刻關注的俱是。
有朝臣在看見策題時便猜到了皇帝的打算,然而不想明旨得如此迅速。
謝明月竟然同意。
有人悄然看謝明月的臉色,從中卻什麼都看不出。
還是說,謝侯只是暫且不駁小皇帝面子,對於改革只是陽奉陰違?
有人心思活絡,想探一探謝明月的意思,再做打算。
太監接過謝明月手中的詔書。
謝明月站在丹陛之下,群臣之前。
“改革諸令已匯總成文書發下,今日即行。”謝明月道,目光平靜地掃過驚疑的人群,“秦博約。”
秦博約從人群走出。
諸進士大多授官,然而他這個一甲第一與顧無隅卻始終沒有動靜,蘭臺多有議論,猜測著到底是選來的人不合了誰的心思,一甲第一與第三竟始終沒有授官。
不曾想,卻是為了今日。
“陛下有諭,秦博約持重,懷毓秀才,鯤鵬志,今官制初改,阻力重重,孤懷惜才重才之心,授秦博約淮州守,願爾昃食宵衣,視民如子,不復孤之期許。”
淮州守!
誰人不知淮州乃是朝廷賦稅重地,為皇帝所看重,是周朝最為繁華,最風花雪月,也是最能損折官員傲骨志向之地,今日小皇帝居然肯讓秦博約出任淮州守?
這到底,這到底是皇帝的意思,還是謝明月已經按捺不住,欲染指淮州了?
不少人不約而同地想。
秦博約也被這個官職砸懵了,他知道皇帝對他多有看重,卻不曾想到被看重到這般程度。
秦博約深深叩首,平日裡沉穩極了的人聲音中居然也有顫抖,“臣,叩謝陛下恩澤,定不辜負陛下期許。”
謝明月的目光在秦博約臉上落了下便轉到別處。
李成綺說自己此時不宜親政上朝,詔書雖不假手於人,卻要謝明月念。
謝明月在這種事上對李成綺可謂千依百順,自無不從。
在他看來,李成綺無論想哪日親政都好,無論是今日,還是永不親政,只要李成綺想,那麼他絕無置喙。
謝明月又取了另一份,是關於顧無隅,內容於秦博約那份無甚區別,只是淮州變成了揚州。
且兩人並非孤身前往,而是由皇帝和各部長官共同挑選官員,共二百四十人,一併帶去淮揚二州。
念過之後,大殿中驟然安靜,眾人面面相覷,相顧無言。
“改官制勢在必行,關乎萬世,請諸位大人務與陛下一心。”謝明月道。
他說的淡淡,誰也看不出這到底是他出於真心,還是應付小皇帝的場面話。
眾人心中嘀咕,只等看到改革文書後再行事。
“若無其他事,便散了罷。”
除卻這樁宛如晴日霹雷般突如其來的改革詔令,眼下諸位官員們確實也沒有其他要操心的大事了,遂皆道:“臣等告退。”
對著的,是那張空蕩蕩的椅子。
朝中震動,長樂宮那位使朝中風起雲湧的始作俑者,卻悠閒地擺弄著一份文書——改革文書。
民少吏多,則精簡機構。
官員懶怠,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