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他認為每個人的理智值都不同,並且會被性格影響。就比如愛好交友和性情淡漠的人同時聽聞好友死亡,產生的理智值下降是不一樣的。
理智值會因為負面情緒降低,自然也可以透過正向情緒恢復,比如高興和愉悅。
這就是最基礎的性格組成:理智值越低,人的性格越陰暗,接近不可理喻。
愛因斯坦構建了正常人的理智值模型之後,提出一種新的理論:短時間內連續的、快速的負面情緒會讓一個人理智值閥值永久性降低。
比如短時間內家人連續死亡。
愛因斯坦將新的理論套用在更深層次上,那些遊蕩在這個世界的怪異身上。因為他發現那些倖存者的理智值無一例外趨近於最低,甚至連線觸他們,聽他們講述的人都會不可逆轉的降低理智值。
沒人直到這些怪異從何處而來。有人說惡靈空間正在和這個世界重合,也有人說它們本來就在那,只是人類的探索誘發了它們。
理智值理論提出的十五年後,艾薩克·愛因斯坦製作出 病人們
將傳聞中的惡靈作為工具利用。
第一代除魔人各種意義上來說都是堪比惡靈般恐怖強大的傳奇存在。
經過幾代改良,理智值測試分化為兩種形式:筆試與體測。前者考核精神狀態,只需要坐在桌子前回答一些問題,然後等待進行評估。後者則是核定理智值閥值,需要接觸那些怪異。
目前現有的一些除魔人組織大都採取前者,相對鬆散的他們只需要確定入會者的精神狀態是否正常。
而後者常見於組織嚴密的組織,比如守夜人。
“你已經知道理智值是做什麼用的,接下來是我要說的第二個內容:為什麼需要理智值。”
最初的除魔人與世界怪異打交道吃了很多虧,哪怕早期愛因斯坦已經提出了理智值理論。
因為沒人知道影響他們的到底是什麼,大多數事件解決都是:除魔人趕往怪異地點,除魔人解決怪異,除魔人瘋了。
而漸漸的,他們開始知道,那些怪異就像傳染源,過於接近它們會讓自己瘋掉。他們開始知道當耳邊開始若隱若現響起呢喃之聲時,自己已經接近崩潰的臨界點。他們開始知道怪異與怪異是不同的。那是一顆散發惡意氣息的邪惡古樹上延伸出的分支。
那是一個用生命堆砌,一步步驅散迷霧的時代。
這種摸索始終持續,直到愛因斯坦完善理智值理論,成功製作出理智值測試。
除魔人們終於可以相對系統的瞭解自身的身體狀況,進行休息或是退休——這無疑能讓名為除魔人的薪火源源不斷燃燒。
但本質來講,人類的生活環境並沒有因此而有所改善——除魔人們依舊沒找到應對這些層出不窮的怪異的真正辦法。
理智值仍然會在接觸怪異後降低,並且這種降低近乎不可逆。理智值達到臨界點的除魔人需要休養很長一段時間。
它們無關你的情緒——不管你是誰,你的性格,它一視同仁。
這很讓人絕望。
當一艘孤舟在大海上航行,久經磨難倖存者的終於擁有一支火把可以驅散身邊迷霧,他高舉起火把,才發現他一直使出渾身解數與之搏鬥的觸手僅僅是一模龐大輪廓的其中之一,周圍還隱藏著成千上萬條。
再之後的故事無關理智值,喬爾繼續講吓去只是為了讓科普結束的不那麼突兀。
第三代除魔人組織分裂,分成除魔人與驅魔人。分散的他們建立各自的組織或者孑然一身。除魔人應對怪異事件,保證地區平穩。驅魔人則處理幽靈事件,保護普通人安全。
喬爾盯著陸離:“這就是為什麼會流傳這樣一句話,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