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註冊帳號到現在,總共也沒發布過幾條內容。最新的一條是前些天為了配合宣傳而轉發的官微「九宮格」,他只寫了兩個字「加油」。
就在這一條下面,有數百個評論。排在最上端的幾個熱評清一色是在吐槽,蘇晉江以前出演過的幾部作品以及評分都被細緻地列出,再以侮辱性的措辭進行點評。
這些熱評下面的回覆也各具風格,看似雜亂無章,但仔細看之下,就能發現規律:這些回復互相鋪路,一步一步把話題重點從蘇晉江演過的戲導向蘇晉江本人,最終導向一個似乎水到渠成的結論:一個檔次如此之低的演員能夠打進《鴻蒙》這種級別的劇組,裡面一定有黑|幕。一個有黑|幕的演員,人品一定有問題。
這樣為黑而黑的邏輯,本身站不住腳,但卻十分有效地利用了網路輿論的特點:速度快,週期短,不給旁觀者思考的時間。
只要讓多個人的發言互相印證,就能在短時間內產生眾口一詞的效果。再加上偏激的煽動,一個實際上缺乏邏輯的推論,就會被包裝成一個貌似言之鑿鑿的定論,進而成為名正言順進行人身攻擊的理由。
退一步說,即使不能變成定論,這麼一頓折騰也足以給大多數人造成不良的情緒體驗。
在這樣一個資訊高速更迭的時代,噴子策略的核心,就是以極端化的方式販賣焦慮。一個能夠引起輿論風波的事件不一定有多大,只要激發了廣泛的焦慮,當事人就會被置於風口浪尖,背負精神壓力。
蘇晉江一條一條研究那些評論。發布的時間都很接近,集中在上網的黃金時段。有些帳號是新註冊的,還有一些不知是否營銷號,言論大多極端而偏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