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定親,又不是沖喜,自然要男方家先請媒人到女方家提親,經女方家同意,方可正式向女方家下定禮。
媒人毫無異議請的是官媒,因兩家已有婚約,六禮中的“納彩”便是走個流程即可,倒是之後的“問名”。
所謂的“問名”便是由媒人詢問女方的姓名、年庚以及“八字”,透過占卜、算命來看看男女雙方會不會相沖相剋,以及有沒有其他不宜結成夫妻的地方,“問名”也叫“過小帖”或是“合八字”。
“問名”之後則是“納吉”。
即是男方家將兒子生辰八字交給媒人帶給女方,這也叫“過大貼”,也稱為“通書”。
到了這一步互換“庚貼”之後,接下來才是“納徵”男方家給女方家送彩禮,女方家回一份嫁妝單,再“請期”、“親迎”。
原本齊三爺的意思,是想多留幾年閨女再出嫁,先下定互換“庚貼”,彩禮就等快要“請期”之時再一起走個流程。
週四順也正有此意。
有這麼個三四年的空檔準備彩禮,他拼一把整個燒磚窯或是幹個啥賺些銀兩也好減輕他家三丫負擔。
但事與願違。
不知齊三夫人什麼意思,非要直接一遍過的到“納徵”不可,說是下聘禮之後有“紅綠書紙”才受律法保護。
除此之外,這位親家母還讓齊三爺先斬後奏的私下讓商鋪送不少東西到他家京城這邊的新宅子。
有見過男方家兄弟姐妹私底下給兒子侄子添聘禮的,他還當真沒有見過女方家給姑爺備上聘禮的。
別說週四順不樂意接受這份好意,周夫人也是哭笑不得,但她到底和齊三夫人在未出閣時已是好姐妹。
她心知齊三夫人此舉並不曾有輕視或是羞辱男方之意,而是想先趁熱打鐵回一份嫁妝單子,好多給慧姐兒陪嫁。
齊老爺子到底已經年邁,一旦仙逝,即使有齊老夫人在,齊府必然會分家,齊三夫人就和她明說她三房只有這麼一個姑娘。
從公中出資的嫁妝而言,相比起現如今齊府其他幾房嫡女庶女一大幫子而言,三房就只有這麼一位千金是吃虧了。
何況這老姐妹也信得過她周家人品,這些私底下送來的東西,不管有多貴重,最後還是會回到慧姐兒手上。
說一千道一萬,這位當母親的還是想為唯一的姑娘多向夫家要些陪嫁,雖行事稍有不妥,但其心可嘉。
畢竟她周家又不是給不出拿出手的聘禮,說句不為過的話,別說是慧姐兒,便是公主,聘禮也拿得出手的。
少了親家(顧二柱)夫婦在場,面對皺眉的小叔子兩口子,周夫人便坦言齊三夫人一些不好對外人而言的顧慮。
週四順聞言倒不驚訝齊府幾房並不像表面上和睦,何況還涉及到錢財,當兒媳的哪個不想多為自己孩子謀利。
即便是他家三丫身為敬佩的高老夫人,還不是把他家三丫香胰子作坊那兩成份子給了她嫡出的大孫子小兩口。
身為高府門當戶對的長孫媳,大少夫人嫁妝能少得了?更不要說三丫就說了老夫人手上的雲客來最終還是會由長孫媳繼承。
這是人性,也是人心,為人總有偏頗的,就像他媳婦,幾個兒女哪個不是親骨肉,可還是兒子最親的。
讓大哥大嫂貼補,她會不好意思,但三丫貼補,她可樂呵了,還像她用她自己銀子一樣的自在。
“……你也不要老說讓我和你大哥破費什麼的,江哥兒不止是我和你大哥親侄子,他還是你大哥弟子。
再則夏兒多聰慧的孩子,她也早有應對,這回就私底下在給我的書信裡夾了兩張一萬兩面額的銀票。”
週四順頓時一愣。
這裡又兩萬兩,加上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