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之圍才入駐的揚州境內,不希望他在此地站穩腳跟的,依然不在少數。
這些人也就自然不會樂於見到,在孫策的麾下出現可用之才。
除非荀彧明確表示了要與孫策會面,否則還是當他並未出現在此地為好。
事實證明,周瑜的這個應對之策也並未出錯,看荀彧過境而不入門戶的表現,顯然對孫策並沒有多看好。
反倒是如今這個趕赴長安路上的萍水相逢,還能讓他們對酌閒聊兩句。
荀彧看了眼面前的少年。
若論儀態風度,對方實可算是士族典範,而若看其在揚州行事,更不失有勇有謀。
他向來是個惜才之人,也不必對這位好客的馬車主人擺什麼架子。
他道:“若只是品吳中名茶,也無所謂打擾之說,多認識一個朋友而已。”
荀彧話說出口,也不免思忖起了周瑜前來長安的目的。
若說只是要替孫策謀求揚州牧的位置,按照荀彧所聽聞的那樣,孫策既已經對劉虞稱帝之事表現出了認可與擁躉,揚州地界上也沒有比孫策更有能力擔任這個位置的,再若考慮到喬琰所能發揮出的作用,周瑜是沒有必要親自走一趟的。
這幾乎已經是一個板上釘釘的委任。
但就像周瑜所說的,他覺得此行還有比起鎮守九江更要緊的事情,故而做出了這個選擇。
看來他不是為了觀察劉虞和喬琰之間的君臣相處模式,以防日後應變不夠及時,就是想從關中正在展開的建設中尋求
經營揚州的經驗。
荀彧並未將他的猜測在神情中流露出來,但隨著二人的交談,周瑜順勢說起了前來此地的目的,確實是想跟喬琰做一筆交易。
至於具體要交易何物,本著不必交淺言深的道理,周瑜也並未詳說。
兩人也便將話題轉向了書籍樂理之說。
周瑜比荀彧小了十二歲,但他已算是出仕於孫策的麾下,姑且算是平輩論交也無妨。
對荀彧而言,這往長安去的路途上有這樣一個交談之人,正可算是旅途樂事。
但他也未曾忘記此行而來的觀察目的。
在車駕的中途停歇中,他已留意起了前來此地的人。
既到了關中境內,有些先前還如周瑜一般混跡在商隊之中的,現在也變得不加掩飾了起來。
因袁術與劉備在豫州的爭端,不乏有對兩方都不太看好的汝潁之士南下進入了南陽地界,如今也正好隨著劉虞將於長安稱帝的訊息而進入關中。
荀彧自己就是潁川出身,從佇列中窺見了不少熟面孔。
只是這些人到底是去觀望的還是直接尋晉升途徑的尚未可知,故而兩兩相望之間也只是彼此頷首致意而已。
他看著眼前的情景說道:“聽聞劉公任幽州牧期間,互市的商賈也不敢有二價,若真如此,等翻過明年去,到了開春時節,恐怕從南陽與漢中方向流入關中的民眾更不在少數。”
這種人口流向,帶來的必然是關中實力的進一步雄厚。
雖在短時間內,還遠不足以恢復到前漢以長安為國都時的人數狀態,但這種人數的增多和憑藉劉虞身份與信用引來的貿易增多,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沖淡掉董卓小錢對關中的影響。
很難說這是不是喬琰選擇劉虞的其中一個理由。
荀彧忍不住感慨道:“那位喬幷州做出了一個足夠明智的選擇。”
起碼到目前為止,劉虞的信用是最經得起消耗的。
但或許,若她真有野心,這也是個對她本人來說不算太明智的選擇。
可到底是哪一種評價到最後佔據上風,就像漢室的東西對峙局面不知道會走向何方一樣,也是個讓人無從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