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的目光如炬,掃視著朝堂之下的群臣們,最後停留在了站在人群中的戶部侍郎身上。他用嚴厲的語氣問道:“戶部侍郎,寡人問你,你是否按照規定按時撥付了足夠的款項用於加強西城的修築?”
被點到名的戶部侍郎心中一緊,但還是迅速整理好情緒,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啟稟大王,微臣確實按時足額地撥發了款項,絲毫不敢有半點懈怠。每一筆撥款的去向以及領取人的姓名都詳細記錄在冊,並經過嚴格的簽字畫押程式,絕無任何疏漏之處。請大王明察!”
“那又是何人負責採買的,還不快站出來!”大王怒目圓睜,眼中彷彿燃燒著熊熊怒火,死死地盯著下方的眾位朝臣。他的聲音如雷霆般震耳欲聾,整個朝堂都被這股威嚴所籠罩。
就在這時,在朝堂末尾一個毫不起眼的角落裡,一名官員渾身顫抖著,緩緩地走了出來。他的步伐顯得十分艱難,似乎每一步都承載著巨大的壓力。走到御前時,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身體不停地顫抖著,聲音也帶著一絲恐懼:“啟稟大王,是微臣和尚書大人負責採買之事啊!”
大王聞言,眉頭緊皺,目光銳利地掃向那位官員,冷冷地問道:“那尚書大人何在?”
話音剛落,另一位官員趕忙站出來,恭恭敬敬地答道:“啟稟大王,今日尚書大人告假,說是不慎受了些許寒氣,身體不適,故而未能前來上朝。”
大王聽後,冷哼一聲,嘴角泛起一抹嘲諷的笑容:“是嗎?那他可病得可還真是時候。”
隨後,他將視線重新移回到剛剛顫顫巍巍出來的官員身上,語氣嚴厲地問道:“太史令,所有的採買事宜皆是你與尚書大人一同操辦的嗎?”
此刻的太史令早已嚇得面色蒼白,額頭上更是冒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他不過是一個區區從五品下的小官而已,而尚書大人卻是位高權重、手握大權的正二品高官。正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尚書大人的官位可比他高出了好幾個等級。面對如此懸殊的地位差距。
自然是尚書大人說什麼,便是什麼了!只見他恭恭敬敬地回應道:“回大王,確實如此。這幾年的採購事宜,微臣全程陪同尚書大人一同操辦,並且所有相關票據一應俱全!”
然而,實際上,他不過是充當了一個陪襯的角色罷了。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尚書大人親自與人交涉、商討材料以及價格等細節問題。有時候,他甚至根本沒有在場參與其中,只在門外守候,但此刻他又怎敢將真實情況如實稟報給大王呢?
大王聽聞後,繼續追問道:“那麼,這些石料和木料究竟是從何處購置而來的?”
太史令連忙答道:“啟稟大王,乃是與唐朝的一名商人達成交易所得。此人名喚李軒,乃是我們與唐朝邊境一帶的商賈。石料和木料均先由他派人送至邊境,而後再交由我方人員接手,轉運至西城!”
大王聽後,眉頭微皺,疑惑不解地再次發問:“既然如此,為何不乾脆讓他們直接將貨物運輸至西城呢?這樣豈不是更為省事便捷?”
太史令面色凝重地向大王稟報:“啟稟大王,據那李軒所言,他們唐朝之人將貨物運送至西城而後折返,存在諸多弊端。其一,此舉嚴重耗費了開採所需之時間;其二,其人力成本相較我樓蘭更為高昂;其三,欲進入樓蘭國境,需辦理各類繁雜的通關文書,不僅手續繁瑣,且更令人擔憂者,恐有心懷叵測之人趁機混入我國,行不軌之事!”
大王聽聞此言,眉頭緊蹙,追問:“那接貨之時可曾檢驗貨品?”
太史令趕忙回答道:“回大王,皆已查驗。尚書大人曾下達嚴令,每逢接貨之際,必須詳盡細緻地勘驗!”
然而,大王卻面露慍色,不滿地質問:“既然皆已勘驗,亦存有相關票據,且各方均聲稱自身並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