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為朋友的原因是什麼?應該是他們都在同一座雪山中,他們彼此也能天天見面,久而久之,就互相認識,互相熟知’
‘所以,平怡和輝夜的因素是因為他們都在同一片屋簷下,從外來看,他們也屬於一個整體,這也同時戳和著他們’
‘但這是朋友的定義麼?意外相遇,不得不互相認識?似乎也不一定,以他們之間的實力,應當不會相差多少,也就是說,他們本可以自立為生的,反正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可是,他們卻成為了朋友,是什麼導致的?相遇?還是說感覺對方有緣,哪兒好像見過什麼的?’
贈均思索著,並沒有想出什麼完美的解答,因為你單看一件事物就是得不到多少有用的資訊,它決定不了一切。
所以,單平怡和輝夜的原因,無法找出相同點,那就要多加參照物,那參照物得是什麼?類似或者相同的情況可以當做參照物。
那麼最有代表性的是什麼?作為贈均所要思考的問題,那麼最有代表的則就是贈均的相同情況。
所以當贈均意識到一件事物無法定義答案的時候,那麼就需要新增新的參照物了。
於是贈均藉著平怡與輝夜的友誼,回想起他自己的類似過往。
‘朋友?定義?那麼問題就在於,我們為什麼是朋友,我們為什麼能成為朋友?’
這就得逐一分析了。
‘我們為什麼是朋友?為什麼呢?我和鮃嗇為什麼是朋友?因為我們認識?因為他合我的眼,屬於我所能接受的人群?’
‘是的,因為鮃嗇他屬於我能接受的人群,還有薇薇,佈雪,莫惋,滿梨,娜塔等等的人,他們都是因為我能接受他們,從而導致了我能單方面接受他們,同時他們要是也能接受我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是朋友了’
‘嗯,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是朋友的根本原因了吧?互相看的對眼,那麼就是朋友的第一條定義了吧?’贈均思考著,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妥。
也確實如贈均所想,因為互相看的對眼,所以能成為朋友,所以相遇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