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舉舞弊案件即將真相大白的關鍵時刻,
皇帝突然派付大人前來,並傳達了密旨,指明要由付大人負責此案。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動讓李景樂心中一沉,他立刻意識到這背後可能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政治考量。
李景樂明白,皇帝此舉很可能是出於對李景城的偏愛,
不希望自己的另一個兒子李景樂因調查此案而聲名鵲起,
從而威脅到李景城在朝廷中的地位。
他深知,付大人在刑部有著深厚的人脈和經驗,
由他接手案件無疑會加速案件的進展,
但這也意味著李景樂之前的努力可能會功虧一簣。
面對這樣的局面,李景樂雖然感到失望和無奈,但他並沒有放棄。
他明白,作為朝廷的一員,他有責任和義務維護朝廷的公正和利益。
當李景樂得知皇帝突然派遣付大人來負責科舉舞弊案件時,
他心中雖感失落,但並未放棄追查真相。
然而,更讓他震驚的是,鳳鈴和張大人竟然在他的府中等待,並告訴他是當朝梁國公陷害裴大人的真相。
鳳鈴和張大人詳細地向李景樂講述了他們的發現。
原來,梁國公一直對裴大人心存不滿,為了陷害他,
特意從裴大人那裡偷了一張金箔紙,
並模仿裴大人的筆跡抄寫了答案在紙條上。
然後,他們買通了外面的放高利貸者,
利用他們將這些答案販賣給參加科舉的考生,從而製造了科舉舞弊的假象。
李景樂聽到這裡,心中憤怒不已。
他沒想到梁國公竟然會如此卑鄙無恥,利用科舉考試這樣的重要場合來陷害他人。
同時,他也對鳳鈴和張大人能夠發現這一真相感到敬佩。
在第二天早朝時,李景樂鼓足勇氣,向皇帝稟明瞭關於梁國公誣陷裴大人的事情。
他詳細地描述了調查過程,並提到在裴大人住所確實少了一張鉑金紙作為證據。
然而,當他拿出那張鉑金紙準備交給皇帝時,情況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折。
朝中另一位尚書士郎突然站出來,聲稱那張鉑金紙實際上是他手中的。
他解釋說,梁國公曾表達過希望他的公子能與自己的女兒結親的意願,
因此梁國公將這張鉑金紙交給了他作為信物。
說著,他也將一張鉑金紙交給了皇帝。
皇帝看到兩張鉑金紙,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他憤怒地說道:“李景樂,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欺騙朕!”面對皇帝的指責,
李景樂一時語塞,無法辯解。
然而,就在這時,一直站在李景樂身旁的鳳鈴卻果斷地站了出來。
她毫不猶豫地攬下了所有的罪責,說道:“此事不怪殿下,而是我。
我為了舅舅(裴大人)的清白,才不得不這樣做。
我願意承擔所有的後果。”
鳳鈴的話讓皇帝感到意外,也讓他開始重新審視整個事件。
他意識到,這其中可能涉及到更復雜的政治鬥爭和家族利益。
於是,皇帝決定暫時壓下怒火,重新調查此事。
皇帝在得知事情真相存在疑點後,命令付大人重新調查科舉舞弊案。
付大人接受命令後,再次來到刑房審訊涉案的學生。
面對學生的強詞奪理,付大人決定採用更嚴厲的手段來逼問真相。
在鞭抽和烙鐵印的威逼下,學生終於鬆口。
在裴大人的學生裴思成的口中,付大人得知是裴大人特意留下四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