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曹操議事(1 / 2)

許都,位於豫州西部,伏牛山餘脈向豫東平原的過渡地帶,西依伏牛山脈、中嶽嵩山,東、南接黃淮海大平原。

東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洛陽殘破”為由遷都於許昌,即稱許都。

許都東北面鄰近東漢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洛陽,西南方向是南陽盆地,沿潁河而下可至淮河,許都位於水陸要衝,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漢末群雄紛爭的主要戰場也就是長安、洛陽、陳留(開封)一線的黃河南北地區。許都與都城洛陽皆位於黃河之南,均背靠嵩山山脈,洛陽處在嵩山山脈的西北部,許昌處在嵩山山脈的東南部。

許昌向北可直抵黃河,路程僅有二百餘里;向西北經禹州、登封等地可至洛陽,也不過三百餘里的路程。

選擇這樣的地理位置作為根據地,既不使曹操集團遠離政治文化鬥爭中心而便於瞭解和掌控鬥爭形勢,也不使曹操集團處於眾矢之的的鬥爭漩渦之中,對於曹操集團獲取政治上的利益極為有利。

曹操選擇定都許昌,不僅僅是考慮到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還考慮到人才戰略上,東漢末年許昌地區具有豐厚的人才資源。

許昌地區處於潁河流域和汝河流域,人傑地靈,歷來是人文薈萃之地。

東漢末年,許都及其周邊地區湧現了大批傑出人才:荀彧、荀攸、陳群、陳泰為許都人,郭嘉、戲志才、杜襲為穎川(今許昌周邊)人;臨近的南陽有許攸、鄧艾、鄧忠,亳州有許褚、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溫縣有司馬懿父子,清豐有樂進,封丘有毛玠,陳留(今寧陵)有典韋,等等。

他們皆為曹操所用,或為謀士,或為戰將,與來自其他地區的賢才一起共同構成了曹魏集團龐大的人才隊伍。

歷史證明,曹操建都許昌以後,吸引了更多人才聚集在他的周圍,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民情、深得民心且富於實效的方針國策,為曹魏集團的發展壯大和爭霸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官渡之戰曹軍雖然獲勝,但也是以少勝多的慘勝,主力傷亡過半,疲憊之師現在依然在黃河南岸的延津、白馬一線休整。

曹操也想宜將剩勇追窮寇,不給袁紹喘息的機會,但是事實不允許啊,現在已經是寒冬,河北天寒地凍不適宜大規模決戰,並且曹軍兵力減員還沒有來得及補充。

而最令曹操頭疼的是糧草,從初平元年開始,曹操每次出兵都會為糧草而發愁,雖然曹操現在也佔據了兗州、豫州、司隸、徐州等四州之地,但是與袁紹的青州、幽州、幷州、冀州四州相比,相差太大了。

曹操在徐州與陶謙、劉備打過數仗,呂布又背刺過他的老巢兗州,豫州的黃巾餘孽更是不死不休。

而司隸地區就更不必說了,董卓挾持漢帝和朝臣遷都長安以後一把大火將古都洛陽化為一片廢墟,又將洛陽周邊的數百萬人口遷至關中地區,導致司隸地區十室九空、滿目荒涼。

曹操的四州根基遭受了嚴重的戰亂影響,人口的銳減直接導致了田地荒蕪,使得糧食緊缺。

曹軍糧食緊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曹操無論是出身還是實力都遠遠比不上“四世三公”的袁家長子袁紹,很多世家和地方官員都不看好曹操,對其陽奉陰違者頗多。

官渡之戰結束後,曹操在清查袁紹營地的時候,發現了大量書信,都是己方成員寫給袁紹的信,這些人不看好曹操,提前向袁紹賣好,以給自己留條後路。所以很多人對於赤壁之戰都是作壁上觀的,都不積極為曹操籌集物資,或者當曹軍向後方催糧時,後方自然會找出千萬個聽起來非常合理的藉口推搪。

曹操也很難,官渡之戰結束後,天寒地凍的,既然不能繼續進軍,便將前線的指揮權交給了夏侯淵、張遼、李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