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沒想到魏延又反問自己,心中不禁一怔,但很快就恢復了鎮定。
他猶豫思索了片刻,然後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魏將軍及貴軍來此的意圖在下不得而知,但是可以嘗試著猜測一番,若有得罪冒犯之處,還望將軍海涵。”
其實法正當然無從知曉此番荊州軍的意圖,但是他還是決定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說出來,以此來試探魏延。
魏延微笑著擺了擺手,表示自己並不在意,然後溫和地開口說道:
“先生請試言之。”
聽到魏延的話,法正微微點了點頭,然後從座位上站起身來,在中軍大帳內慢慢地踱步。
他一邊走著,一邊緩緩問道:
“將軍此番前來率領多少兵馬?可有朝廷旨意?”
法正並沒有急著回答問題,而是先問及一些細節。
“精兵近兩萬,並無朝廷旨意。”
魏延據實回答道,他並沒有想著隱瞞,只是將自己的兵力稍微誇大了一番。
法正聽完微微頷首,緊接著說道:
“將軍領徵南將軍、新野侯的頭銜,若是得到朝廷的明旨,代表朝廷進入益州平定內亂無可厚非。
可現在既無朝廷的旨意,又無益州牧劉璋的書面邀請,如此大張旗鼓地進入益州之地可以說是與入侵無異。
儘管將軍沿途一直高舉替朝廷平定益州之亂的旗幟,但這出師的理由哄騙下普通百姓尚可,益州的世家和士族對此卻並不認可。
尤其是那些支援劉璋的益州世家和士族必然會全力支援劉璋,會更加團結一致,全力抵抗並將魏將軍所統率的荊州軍驅趕出去。”
法正此言一出,魏延和一旁的陸議不禁露出驚訝之色。
雖然他曾與徐庶、沮授、龐統等人一同分析過這個問題,但他們認為憑藉強大的實力,在這個亂世之中,一切都不是問題。
然而,法正的觀點再次提醒了魏延,他深知,師出無名對於眼下的局勢來說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魏延意識到,僅僅依靠武力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在這個時代,人心向背同樣重要。如果得不到益州士族階層的支援,他們的行動將會受到極大的阻礙。
而要獲得士族的認可,必須要有正當的理由和合法的依據。否則,即使他們能夠暫時佔領益州,也難以長久維持統治。
這也正是在白帝城下嚴顏為何會寧死不屈、絕不投降,接下來也將會有更多的益州士族堅決地抵抗自己。
這也讓魏延知曉了法正的心中其實還是擁立漢室的,畢竟他是名門之後,其祖父法真是東漢名士,對於諸子百家經典以及讖緯之學都頗有造詣,以清高而著稱。
從小在這樣的家境中成長起來的法正,自然受到了忠君愛國思想的薰陶,和眾多計程車族階層一樣,心中有著“大漢”的情結。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動盪,這些士族階層開始對現狀感到不滿和失望。他們看到了漢室的衰落,看到了權力的濫用和腐敗,看到了百姓的苦難和痛苦。
於是,一些人開始尋求改變,希望透過改革來恢復漢室的尊嚴和權威,重新建立一個公正、公平、和諧的社會。
然而,另一些人則選擇了反抗,他們認為漢室已經無法挽救,只有推翻現有的政權,才能實現真正的變革。
魏延心中暗自思忖,這法正到底是屬於哪種型別呢?他出身於傳統士族,儘管對益州劉璋的統治心懷不滿,但始終堅守著擁護漢室的信念。
魏延不再過分糾纏於此,直截了當地開口詢問道:
“那麼,先生認為本將應該怎麼做才好呢?”
他希望透過法正的回答來洞察其內心真正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