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二日,大軍再出發。
四萬大軍建制完整,輔兵少了五千多人。
五月二十八日皇帝攜全軍到達白巖城,五月二十九日,斥候報告,高句麗三千人援兵至,尉遲寶琳滅之。
高侃寫上這幾日的總結後合上了自己的日記本。
他寫不出來了,腦子裡面一片空白。
抬起頭看著師兄獨孤漸明滿篇文字,高侃不好意思的往邊上挪了挪屁股。
他有點頭疼,自己的這日記該怎麼交差。
算了,罰就罰吧。
高侃在頭疼自己的日誌該怎麼交差。
大帳內,顏白等人正在頭疼這白巖城該怎麼打。
白巖城依山而建,蜿蜒迂迴,南面為懸崖峭壁,懸崖下就是洶湧的河水。
相傳當年燕太子丹曾逃亡於此。
所以,這條河也叫做太子河。
在白巖城的西面、北面、東面、三面築有石城。
城牆高兩丈,城牆上每隔十丈修建有突出的方形“馬面”。
城內製高點上建有指揮台,高約兩丈。
而且高句麗已經提前把白巖城周圍的樹木都砍了,大一點的石頭都撿走了。
如此情況下,站在指揮台上放眼望去,上下唐軍的軍陣變動一清二楚。
誰是主,誰是次,一眼就看出來了,能隨時應對唐軍的變化。
攻打遼城的法子用不上了。
拋車也好,投石車也罷,在白巖城面前無用武之地。
大軍不可能再壘高臺。
最噁心的是,白巖城必須打。
雖是一個彈丸的小城,但不打不行。
留著它在後面,它就能依靠獨特的位置優勢,隨時威脅你的輜重補給。
“東邊是太子河,河邊就是懸崖峭壁,南北方向是陡坡,只有西邊是緩坡,突破口也只有這一個方向了。”
李績聽著皇帝的話,沉思了片刻道:
“陛下,只派一路大軍攻城怕是有些難,臣建議從西北和西南兩個方向一起!”
李績見眾人不說話,忽然道:“臣,願意親自帶一路大軍。”
沒有人接話,氣氛有點尷尬。
岑文字見眾人依舊很少開口說話,沉思了片刻道:
“我記得白巖城的城守是孫代音,先前曾作為使者來我大唐學習過,要不要試一試勸降?
曉以大義,再以威懾.....”
“好!”眾人齊聲讚道。
眾人眼睛一亮,覺得這個法子倒是可以試一試。
眾人先前不開口不是沒得說,而是都頭疼白巖城的地勢。
硬打肯定是能打下來的,但肯定要死很多人。
大家不是怯戰,而是不願意讓自己麾下的將士在這塊難啃的骨頭上損耗太多。
大戰還在後面。
那才是軍功最大的地方。
岑文字的一席話,讓眾人覺得這法子不錯,可以試一試。
如果不成,那再興刀兵之威,大家也不會說什麼。
當天晚上岑文字就聯絡上了白巖城的城守孫代音,孫代音也有歸降之意。
可到了第二日,不知道為什麼就變卦了。
根本就沒按照頭天晚上說好的約定來。
本來就很期待兵不血刃拿下白巖城的李二,在得知這個孫代音又反悔的訊息後立刻變了臉色,他覺得他被耍了。
李二在大帳內怒聲斥責道:
“高句麗人,言而無信,李績,你告知全軍,攻克了這座城後,破城後不封刀,城中男女及財物屬於將士們!”
眾人聞言抬起了頭,皆有些不可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