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紹定年間。
和窩闊臺一方的震驚無比、甚至宛如接到了晴天霹靂一般不同,南宋朝堂這裡,對於這個訊息就是純粹的興奮之情了。
——闊出是窩闊臺的兒子,是中路軍的最高統帥,他突然死了,蒙古中路軍的進展是否會暫緩?有沒有可能暫停行動?畢竟,就連西路的闊端都又退出成都府了。
就算窩闊臺再下令讓中路軍繼續行進,但在他下令之前,怎麼著也會有一段軍中上報訊息、窩闊臺下令、命令傳達至軍中的空檔期吧?
再次一些,蒙古軍就算還是打算繼續入侵大宋,但他們換了統帥,作戰思路和風格也多多少少會有些改變……
西路的闊端退出了成都,朝廷在四川地帶的壓力就會減輕一些,不用糾結著到底還能調動哪裡的兵馬前去支援;中路闊出死了,大宋也能找到一些空檔,藉此讓己方更進一步。
嗯,要是闊端也能像闊出一樣,突然死了就好了。
已經有人開始在心中這樣設想。
還有人則是據此開始思考蒙古的內政問題來:現在這個窩闊臺有幾個兒子?他最看重、喜歡哪個兒子?是打算遵守傳統傳位給幼子,還是立一個繼承人?闊出能否及得上這個位置?……
【闊端在太宗八年這一退,就暫且退出了川蜀地區。】
【當然,這並不是最終的結局,其後闊端又將會有再次入蜀的作戰,不過那要等到太宗十一年了。】
【而在中路軍方面,闊出突然身亡帶來的影響可大可小。小,是因為中路軍並沒有因為闊出身亡而停下既定的腳步,也沒有因此亂了陣腳;大,則是因為闊出身亡雖然對於此次中路軍南征影響並沒有那麼大,但對於大蒙古國的後續發展有著不算小的影響。】
【闊出出兵南下是在太宗八年正月,自唐州(河南唐河)、鄧州(河南鄧州)一帶南下,兵鋒直指襄樊,更打算沿著漢水向荊湖一帶進軍。】
【關於闊出出兵南下的唐鄧之地,在先前其實也並非蒙古所屬,而是宋朝領土。】
【在太宗六年、也是宋朝端平元年,宋朝打算北上收復三京的計劃失敗後,宋理宗便開始命人加強邊防。他讓趙葵措置河南京東的營田邊備,而讓全子才來負責唐州、鄧州、息州(河南息縣)三地的營田邊備;同時,又將趙範調任為了京湖安撫制置使兼襄陽知府。】
【到了太宗七年、端平二年時,趙昀又任命孟珙為襄陽都統制,訓練了一萬五千人的精銳士卒,之後將他們分別駐防於樊城、新野、唐州、鄧州等地,作為漢淮防線的補充力量。】
【縱觀以上,看起來趙昀已經在北上失敗以後盡力構建宋朝的中部防線了,也有了一定的成效。】
【但實際上,這些舉動有沒有成效呢?】
【再好的計策,再好的佈局也要依靠人來執行,先不說趙昀這一套佈局是否充分,只說已有的佈局中,他選擇的執行人選中有不少就是真正的巨大的問題所在。】
漢朝,文帝前元年間。
“所以,識人用人可是一門大學問。”劉恆回想自己從登基到如今的一次次任用大臣,選擇心腹,設定各地官員,感嘆道。
先要識人,然後要用人。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這種方面的能力可以不高,甚至可以沒什麼這方面的能力——只要一輩子沒有什麼大問題,普普通通一生也就這樣了。
但是對於皇帝而言,如果不會識人用人,那基本上也就很快就能迎來人生的終結了。起碼,是政治生命的終結。
而這兩種能力還是缺一不可:識人是基礎、是開端,沒有識人之能就很難有後續的發展;用人同樣是根基,什麼人適合什麼地方,什麼人是自己、是國朝所需……
就像大漢現如今被他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