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十,後晉大軍在杜重威、李守貞、張彥澤等人的率領下正式投降。】
【耶律德光帶領數萬騎兵,登上附近的山頂,接受了後晉大軍的投降。】
【隨後,就讓趙延壽前往後晉營地安撫士卒,“漢兒兵士,皆爾有之,爾宜親自慰撫。”還賜了他龍鳳赭袍。】
【當然,耶律德光誰也沒有落下,他也賜了許諾稱帝的杜重威一件赭袍。不過,巡視軍營的還是趙延壽。】
【隨後,待情況基本穩定,耶律德光授予了杜重威守太傅、鄴都留守的職位,又授予李守貞天平軍節度使一職,其餘將領的職位不變。而投降的後晉大軍則是被分成了兩半,一半歸杜重威指揮,另一半則隸屬到了趙延壽麾下。】
【隨後,耶律德光掉頭到了恆州,恆州投降。解決了背後大患的耶律德光此時才開始南下。但先於大軍出發且速度極快的,是御史大夫耶律解裡、監軍傅桂兒、張彥澤率領的兩千騎兵,他們帶著耶律德光的詔書,是曉諭石重貴之母、後晉太后李氏的,用來安撫後晉京城的人心。】
契丹,天顯二年。
耶律阿保機對於耶律德光特意頒發詔書安撫後晉京城人心的舉動還是贊同的:“沒錯,畢竟我大契丹也不是要對中原百姓、公卿百官做什麼,只是要懲處石氏忘恩負義的行為罷了。況且,雖然石氏要否認,但他和我大契丹到底有一層君臣-父子、孫的關係在。”
耶律阿保機很清楚,雖然他確實對中原地區有所渴望,但他並不是打算將中原掠奪一空的那種渴望,而是想要穩定統治的渴望。既然如此,那就不能對中原地區搞什麼燒殺搶掠。作戰的時候打草谷也就算了,如今真的要滅亡後晉了,還是要維護一下形象的。
述律平也很贊同,她秉持草原本位的想法,並不想要在中原起一些無謂的衝突,花費一些原本沒有必要的精力。
若是後晉京中人心惶惶、對契丹充滿敵意,那難道不會拖住契丹嗎?不會給原本還算順利的程序平添各種困難嗎?沒必要啊。
耶律阿保機倒是想到了另一個方面:“既然中原這些節度使中,總有人對登基稱帝充滿渴望,那我大契丹何不從現在開始就暗中參與呢?”雖然如今後唐的力量還很強大,皇帝還能鎮得住各方藩鎮,但總有一天、總有一個皇帝會無法做到的。
他們契丹也不需要現在就去撩撥後唐中央,只需要暗暗推動一把就行了。以前雖然也沒有少往後唐探知訊息、派遣間諜,但到底沒有如今目標明確。
東漢,建武十七年。
劉秀有些牙疼:“所以,這又是一起和平投降?”
沒有這封詔書,說不定石重貴還可能掀起一次反抗,亦或者就像之前那個後唐末帝李從珂一樣自盡。但是有了這樣一封詔書,只要耶律德光在詔書上說的好聽一些,石重貴還有沒有那樣的勇氣,就很難說了。
想到石重貴,劉秀猛然想起,耶律德光斷掉糧道,也就相當於斷絕了後晉大軍和朝廷的溝通渠道——所以,石重貴不會要等到張彥澤帶兵前來,才知道杜重威投降了吧?
【而後晉中央呢?】
【自從耶律德光斷絕後晉大軍糧道和溝通渠道後,朝廷就喪失了對前線資訊的掌控。】
【十二月初六,王清戰死,石重貴十三日才收到訊息;初十,杜重威率領大軍投降,石重貴十六日才知道情況。】
【而京城內部,兵力空虛,就連絕大部分宿衛禁軍都已經在先前派往了前線。】
【延後了這麼長時間才知道前線情況,石重貴已無回天之力,他只能和大臣們一同陷入恐慌之中。】
【而之前知道大軍屯駐中渡橋以南時的調兵遣將,在黃河一帶的重兵佈防、沿線防守,就成了最後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