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德光看向自己的心腹大臣們:“你們覺得,魯國公等人提議的以原有漢制治理,如太祖一般不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將契丹人和漢人分治的方法如何?”
對了,還有圖魯窘,當時他的父親五院夷離堇敵魯古在這一次戰役中戰死,自己當時讓他繼承了夷離堇一職,隨後他也一直驍勇善戰、忠心耿耿……是時候給他升任了,北院大王……
秦朝。
嬴政對於神蹟中那句“沒有任何辦法與之相通”不置可否:“當真沒有任何辦法和可能進行聯絡嗎?”他冷笑,“朕覺得,那後唐的人心恐怕早就散了,不少將領估計各自都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計劃才對。”
雖然神蹟並沒有細講過這五代十國,但只從名字判斷,也能想到這樣一個時期,國家交替會是何等頻繁。
而這樣頻繁的國家更替,除去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外,各國內部的動亂估計也是重要原因——李從珂本人上位就並非常規正統,他除了養子這一身份,同樣有著領兵將領的身份在。這難道不能算作一種榜樣?
若是僅有他一人也罷,但是同樣作為節度使鎮守一方的石敬瑭也反了!有了這樣的例子在眼前,這些唐朝轉折之後一直手握大權的將領們難道不會有一點想法?
特別是,李從珂顯然壓制不住他們;而後唐,還不如唐朝一般有點正統光環在。
朝臣們對皇帝這番見解紛紛贊同,別的不說,約定援助、結果各懷鬼胎的情況,在戰國時期還少嗎?
【在擊敗後唐軍隊後,耶律德光就和石敬瑭正式會面,“論父子之義”。】
【石敬瑭還順便問了一下耶律德光,為何您遠道而來、士兵疲敝,卻能戰勝敵軍?】
【耶律德光便道:“始我謂唐必斷雁門諸路,伏兵險要,不可得進。使人偵視皆無之,是以長驅而深入。我氣方銳,乘此擊之,是以勝之。”
原本還以為後唐軍隊會把控住雁門關的各條道路,讓我們無法前進,結果沒有;而我契丹雖然遠道,但士氣正隆,自然能趁此擊敗後唐。】
【隨後,雙方就合圍了張敬達部眾。這一圍,就圍了八十餘天。】
【十一月,耶律德光覺得時間差不多了,後唐眼看著就要散了,石敬瑭會獲得最終勝利,於是對石敬瑭道:“我三千里赴義,事須必成。觀爾體貌恢廓,識量深遠,真國主也。天命有屬,時不可失。欲徇蕃漢群議,冊爾為天子。”】
【石敬瑭自然願意,在十月初九,耶律德光就已經冊封石敬瑭為晉王,如今正是更進一步的時候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十一月十二,耶律德光正式冊封石敬瑭為皇帝,國號晉。】
【隨後,石敬瑭再次和耶律德光確認了交換條件:將幽雲十六州獻給契丹,並且每年輸送絲帛三十萬匹。】
宋朝,開寶年間。
趙匡胤一點也不想看到這段歷史,這段一想起來就讓他怒火沖天的歷史。
割讓燕雲還不算,還要每年向契丹上交三十萬匹絲帛!這不是臣屬上供,還能是什麼?而且,說是每年三十萬匹,但這只是紙面約定,實際落實的時候呢?契丹難道不會每年多要點?
這些東西,最終還是落到了後晉統治地區的百姓身上啊!
趙德芳想了想:“這不就是神蹟中,那個大宋交給遼國的歲幣嗎?”石敬瑭這個每年輸送布帛,和歲幣有什麼區別?
他沒提還好,一提,趙匡胤更生氣了——“石敬瑭是什麼東西,他交歲幣也就罷了,朕的大宋怎麼能走到給遼國交歲幣的地步?!趙光義生了一群什麼玩意兒!”
不過,或許是自從神蹟降臨以後,經過了大量的鍛鍊,現在趙匡胤看到這些事情,雖然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