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把各種不知道算不算特點的內容都過了一遍,始終覺得自己找不到對應的“傳統”——不是說沒有可能會傳承下去的,只是他眼裡那些都不能算得上這個“傳統藝能”。
不說別的,劉氏的那能者上、庸者下的風格,在劉恆這小子之前的執政內容中就已經體現出來了,完全沒必要在這裡單路拿出來說一遍。
漢朝,文帝前元年間。
劉恆也微微直起了身體,對這個內容產生了好奇。
漢朝,元狩四年。
劉徹同樣好奇,畢竟,這東西既然能夠說是漢家天子的傳統,那豈不是說自己身上八成也有?這樣的傳統,自己當然要理清楚。
東漢,建武十七年。
劉秀同樣懷抱好奇和疑惑,漢家天子的傳統,王莽篡漢之前的那幾位天子必然算,自己復興的大漢,天子們也會有同樣的傳統嗎?
明朝,洪武年間。
一貫正經歷史未必瞭解,但亂七八糟的事情非常感興趣的皇子們都覺得自己掌握了答案,又開起了小會,這時候,他們完全把老爹拋在了腦後,一個個眉飛色舞、神采飛揚。
【這個傳統,就是劉氏天子對性別取向的不設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恆的表情有一瞬間裂了,沒能成功維持住一貫的溫和微笑。
神蹟要說的就是這事兒?這居然還能成為傳統???
而且,他是不是要誇讚一聲,這個描述的話語,說的當真有夠含蓄啊。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努力種田,不如遇到豐年。好好為官,不如碰到賞識自己的君王。】
【而在漢朝,士人就有這樣的一條途徑,來更快地獲得賞識和升遷。】
【從漢朝建立開始,這麼一個風尚就出現了,太祖高皇帝劉邦有籍孺,惠帝時有閎孺,景帝時期沒有過分寵愛之人,但武帝時期又有韓嫣和李延年,到西漢晚期,還有創造了“斷袖之癖”一詞的漢哀帝與董賢。】
【而在劉恆時期,則有鄧通。】
漢朝初年。
劉邦難得有些尷尬,不過,這份尷尬很快就被他扔到了九霄雲外。
“沒想到,乃公的後人居然將這件事情也學了下去……”
呂雉則有些驚奇地看著他的表情,特指劉邦剛剛聽到神蹟說起這個傳統藝能時的略帶尷尬的神情——劉邦這老混賬,居然還會感到尷尬?
太稀奇了,她還以為這傢伙的臉皮已經完完全全百毒不侵了呢。
漢朝,文帝前元年間。
劉恆這次的面部表情倒是沒有任何變動,一派坦然——他確實寵愛鄧通了,但這有什麼?反正鄧通也不是那等驕狂之輩,最關鍵的是,他和成仙有關啊!成仙!
這讓自己怎麼能不在乎他呢。
至於後代子孫,他又管不了那麼多,說不讓他們這麼搞,就真的能起到作用嗎?
反正,這些寵臣到底都是男子,又不能誕育子嗣,寵愛一時而已,造不成怎樣的風浪的。
倒是這最後一個例子,漢哀帝,哀帝,這樣的諡號……莫非這就是所謂的西漢與東漢之間的幾位皇帝之一?
東漢,建武十七年。
劉秀鬆了口氣,到哀帝和董賢就沒有再舉例了,說不定,這其中沒有他創立的大漢的事情呢。
【鄧通的得寵帶有一層神異的色彩。】
【某一天,劉恆做夢,夢到自己欲上天而不能,這時一名黃頭郎推了他一把,將他推上了天,他回頭看,只能看到這名黃頭郎的衣帶在身後打了一個結。】
【於是,劉恆醒後,就到漸臺去尋找這名黃頭郎,最後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