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彩蛋·帝國掘墓(1 / 4)

漢朝,元狩四年。

簡單看完了這一場叛亂,劉徹只能搖頭:“雖然結束了,但時間太長了。”七年多的時間,對整個國家的經濟和人口都是巨大打擊,更不用說在安祿山起兵叛亂那一刻開始就宣告失效的行政制度。

衛青表示贊同,他想到了雙方交戰的兵卒們:“中央缺乏兵力,即使邊防軍回援,也必然會大量徵兵;而叛軍同樣會從佔領的州縣徵兵。這對百姓的影響太大了。”唐朝的人口,能夠支撐得起這七年多的徵兵、戰亂嗎?

況且,百姓要負擔的,可不只是兵源,還有糧草賦稅——戰火連綿下,還能耕種土地嗎?男丁都被徵走後,還有足夠的勞動力嗎?

以唐朝當時那樣僅剩江南賦稅來支撐朝廷運轉的情況,可不像是能夠給百姓減免多少賦稅的樣子。

更不用說,經此之後,各地的節度使是否還要完全順從中央?倘若大量節度使都開始只有名義上的效忠,那麼唐朝必定難以在再創往昔的輝煌,最好不過是平穩度日罷了。

唐朝,貞觀年間。

杜如晦進行了一個小的總結:“安祿山史思明之亂,在於內外失衡,大唐的行政制度在那個時間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效用。”

雖然這其中還有土地兼併、均田制瓦解、軍事上戰略防守的原因在,但若從行政制度上看,無疑是因為內外失衡。

邊疆的權力太大了,而在掌握各種權力的同時,他們的軍事實力也遠遠超過了中央。

李世民還記得那句“內輕外重”:“即使對外策略由攻轉守,也不是內輕外重的理由。”即使不能像如今這樣絕對的內重外輕,也應當維持一種均衡狀態。

比如中央需要常備有戰鬥力的軍隊,不能放給節度使過大權力,以及設立有效的監督機制……至於募兵制,倒沒什麼,畢竟到了那個時候,確實需要足夠的職業軍人——只是募兵的權力,兵卒的服役地點和年限,輪換機制,以及家族繼承等方面需要加以管控。

想到這裡,他又對李隆基充滿憤怒:“外面的節度使權力如此之大,朝廷內外已經嚴重不平衡,他是怎麼安心在宮中荒淫享樂的!”

罵完,李世民突然想起來李隆基的壽數,難道說,年紀大了,真的會影響一個人的腦子、甚至讓這個人徹底丟掉腦子嗎?

他開始回想歷史上那些著名的長壽的皇帝的情況。

秦朝。

嬴政對於這樣各處分裂的情況並不喜歡,他也絕不會給地方過大的力量讓他們有自行分裂的可能。

但在他看來,唐朝日後的情況也就這樣了,中央依靠自己的軍隊和江南財賦,其餘邊疆藩鎮握著本地的財賦軍隊,各方維持一種平衡。

你說中央徹底消滅藩鎮?很難,基本不可能。

一方面,江南的財賦能支撐多少兵馬的需求?另一方面,以唐朝一貫以來的情況,中央難道不會內部分裂、進而爭鬥不休嗎?

李斯也在一邊道:“唐朝皇室大約要體會一把周天子的感覺了,”他琢磨了一下,覺得有些不恰當,“也不是周天子,畢竟唐皇還是有著軍隊和實權的。”只是沒有辦法讓藩鎮都俯首帖耳罷了。

但是這樣四處名義上尊奉、實際上享有不小自主權的情況,和周朝分封還是有些相似。甚至於,邊防藩鎮說不定還真的要擔起抵禦、進攻外族的責任,變成唐朝的屏障呢。

【安史之亂後,唐朝步入了它的中晚期,也步入了一種中央和藩鎮維持平衡的新狀態。】

【總體而言,除去安史之亂爆發的河朔三鎮,其餘的藩鎮基本上對中央還維持著恭順態度,節度使的任免權基本掌握在中央手中;當然,恭順歸恭順,藩鎮本身的軍權財權行政權依舊由各自的節度使牢牢把控。】

【因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