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李順起義帶給趙光義的震動是巨大的,對此事他特意下了一道罪己詔:】
【“朕委任不當,燭理不明,致彼親民之官,不以惠和為政,管榷之吏,惟用刻削為功。撓我蒸民,起為狂寇,念茲失德,是務責躬。改而更張,永鑑前弊,而今而後,庶或警餘。”】
【隨後,停止了蜀地的榷茶政策。】
【同時,趙光義在把成都府降格為益州後,派遣張詠為知州,治理蜀地,並授予他“便宜行事”的權力。】
【張詠沒有辜負趙光義的期望,到了蜀地後,他“廢沿江榷貨八務,聽商人買販”“罷各州榷酤”,放寬了蜀地的商業政策,取消了益州的博買務,同時輕徭薄賦、鼓勵開荒。】
【在他一系列治理下,蜀地逐漸重歸平靜,張詠也被譽為治蜀名臣。】
宋朝,淳化四年。
趙光義終於徹底放鬆下來,好呀,終於徹底平定動亂了!這個王繼恩……還好還有張詠,清明謹慎,智略神出,總算是平息了蜀地的餘波,讓這個地方徹底安穩下來了!
趙光義開始回憶張詠這個人:“張詠,朕記得是樞密直學士、同知銀臺通進封駁司兼掌三班院,先前朕還特意召他回京……他好像和寇準是同年進士來著?”
身旁內侍連忙回答道:“官家說得對,張學士是太平興國五年的進士,和寇樞相是同一年。”
“嗯。”趙光義點點頭,打算回頭翻一翻太平興國五年的進士名錄,看看這些人裡面還有沒有什麼好苗子可以一用。
不過,他嘆了口氣,蜀地的政策不能再按以前的繼續施行下去了,底層百姓完全失去經濟能力後,是真的會掀起動盪的。但是,防止地方動亂,也不能不施加一點限制……
那就放寬川蜀地區的經濟控制,但依舊加強政治控制好了。
明朝,洪武年。
“結束了?”朱柏看向幾個兄長,提出問題,“後面蜀地還有什麼影響嗎?肯定有的吧?”
“確實有,”此時朱標也走了過來,加入了聊天團體,“此後宋朝在蜀地的各項政策都比較小心謹慎,不敢輕易改變。而且,蜀地還滋生了一個‘歲在甲午,蜀且有變’的說法,讓朝廷上下小心翼翼。”
“甲午年?有什麼問題?”朱橚轉了轉眼珠子,試探道:“難道王小波李順這次就是甲午年?”
朱標點點頭,又糾正道:“準確說是李順攻克成都府這一年,是甲午年。而且,你們都知道宋朝剛剛平定後蜀的時候,對後蜀的影響力頗為忌憚吧?”
“知道,”朱柏這方面還是有些瞭解的,“宋太祖說什麼‘蜀人思孟昶不忘’,我覺得他們也不一定就多思念孟昶,其實還是因為覺得在宋朝過的不好才不順從的。”
朱標沒有對這句話發表什麼評論,只是把話題拉了回去:“後蜀的開國君主、孟昶的父親孟知祥稱帝建立後蜀的那一年,也是甲午年。”
弟弟們恍然大悟,又頗有幾分想看熱鬧的意思:“那宋朝上下全都炸窩了?專門派人在甲午年之前的時候好好治理蜀地,為蜀人帶去美好生活?”
【當然,蜀地帶給宋朝的心理陰影是巨大的。】
【從此以後,宋朝對待蜀地的政策來了一個大調整:經濟上輕賦稅,政治上嚴控制,並一直按照這個標準實施了下去。】
【就連宋神宗時期,王安石變法建立“市易物”,還打算在蜀地建一個的時候,宋神宗和一部分官員還小心翼翼,生怕再搞出宋朝初年的亂子來,王安石再三保證,才在蜀地推行。】
宋朝,開寶元年。
“輕賦稅,而控制政治嗎?”趙匡胤思考著這種方法,現在倒是也可以試著在川蜀地區逐步推行,儘可能緩解民間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