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飛拿出的方案,把公司全體員工分為三大體系。
管理層級,以“m”為代號。
業務體系的員工,以“p”為代號。
技術體系的員工,以“t”為代號。
…………
先說管理體系,這是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共分為六大層級。
m1,這是初級管理人員的級別,對應的崗位就是“主管”。這個級別的管理人員,薪水是6k到8k之間。
m2,這個層級就是經理級別了,其中還分為m2-1,和m2-2,分別是副經理和經理崗位。薪水起步就是10k,封頂20k,也就是兩萬。
m3,高階經理,薪水起步兩萬五,四萬封頂。
m4,總監,薪水就要按年薪來算了,年薪起步五十萬,百萬封頂。
m5,vp,也就是副總級別,薪水空白……。因為這個級別,薪水都是面議了,根據個人資歷、能力、崗位等情況,酌情考慮。但怎麼說,以星科技的規模,一兩百萬起步還是要的,等發展到以後,千萬年薪都很正常。
m6,cxo。中間那個“x”代表幾個字母,例如“ceo”“cio”“cto”“cfo”等。這些,就是獨當一面的老總級了,什麼執行長、首席財務官、首席科學家等等。這個級別的薪水,可想而知。
目前星科技公司,只有宇文飛一個人是m6級別,他的職務為“ceo”。
艾菲、吳秀、胡晶晶幾人,都是屬於管理序列,定級為m2。
但是她們都是屬於實習生,兼職工作,所以只能拿到相應薪水的百分之六十。
這個薪水標準,毫無疑問在國內屬於最頂級的範疇,2002年時,國內網際網路公司,把那些頗有名氣的都算上,可能總監級別的薪水,也就是一年拿個二三十萬而已。
但是星科技,直接把這個標準翻了一番!
要做大公司,必須能吸引最頂尖的人才。
一個新公司,靠什麼來吸引人才呢?
宇文飛認為,光靠畫餅是不行的,畫餅對於剛出校門的職場萌新們來說可能還有作用,但是對於那些真正的職場精英、技術精英來說,顯然就是笑話了。
良好的企業平臺,極具上升空間的晉升體系,完善的企業制度,當然少不了優厚的待遇,這些東西,才是實實在在的,才能吸引到真正的人才。
雖然這樣做,資金壓力很大,人力成本非常高,但是隻要能把公司做起來,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過了一兩年後,這些成本,都會有各路vc搶著為宇文飛支付賬單!
從長遠來看,現在付出的高人力成本,都將獲得豐厚的回報。
…………
第二大體系是業務體系,這個層級就比較多了,用“p”來代號。
p1,應屆本科生、大專生,校招人員,無任何工作經驗。薪水起步4k。
p2,應屆研究生,有一定經驗的社招人員,薪水起步6k。
p3開始,就和m1開始相對應了,屬於p1、p2晉升後的級別。
p4、p5……一直到p13!
中間從p9開始,薪水就是年薪制,至於p13,那能拿到的錢,不比vp們低了!
當然,想從業務體系晉升到p9或者以上,那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年薪百萬、千萬那也不是一般人能拿到的。
業務體系的員工,如果不是職務晉升,單靠體系內級別晉升的話,基本上p8也就封頂了。
至於p9,那差不多相當於一個業務能力出眾的員工,公司建立就進來,一直到公司發展壯大,到公司上市……
十多年下來,或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