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善堂中的課業讓趙禎領略了全新的知識體系,這是有別於傳統儒學的知識,也是有別於歷代王朝治國之道的全新帝王學識。
透過葉安的闡述和說明,再加上真實地朝政處理,趙禎的能力和眼界有了相當大的提升。
最讓他收益的地方在於,趙禎不再篤信奏疏中的內容了。
他學會了利用其他奏疏以及自己的認知進行判斷,每當奏疏呈上的時候,他都會下意識的尋找佐證進行分析,如此一來很難有奏疏能夠矇騙與他。
這是質的飛躍,也使得劉娥與朝臣刮目相看。
在不斷的積累中,趙禎也獲得了不斷的提升,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趙禎從葉安那裡學到最有幫助的東西便是自律。
每天早晨從景福宮中醒來便起身洗漱,絕沒有拖沓之舉,而過後便是在延和殿前出操,這是葉安教他的動作,雖然有些奇怪,但陳琳說確有舒展筋骨之效,至於強身健體……或許有用。
待做完這些,趙禎便小跑著前往紫宸殿,在那裡坐朝聽政,現在的他依舊沒有理政之權,但這並不會妨礙趙禎接觸政務,瞭解朝政。
旁觀者清,他能從劉娥處理政務的手段以及方法上學到很多,而且能更加清楚的看到朝堂上的大小事務,甚至瞭解朝臣之間的關係,這對他來說很是重要。
從開春到立夏彷彿短短的一瞬間,春耕的忙碌讓所有人忘記了時間,只想著更快的種下莊稼,而這段時間葉安也是最忙。
人在司農寺少卿的位置上,還要為茶榷新法操心,東南茶場的部分茶商抵制新稅法,並且還在鼓動茶農反對。
皇權不下縣,那些茶農不光靠天吃飯,也靠朝廷和茶商吃飯,可以說他們是茶榷這條利益鏈中最卑微的存在。
一邊是司農寺的政務,一邊是茶榷新法的推行,著實讓他明白改革的困難,難怪大宋的歷次變法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大宋上至朝堂下至民間都因利益相關而反對新法,只要你不能讓各方滿意,就別想把事情做下去。
即便是在朝堂上葉安也在想著如何推進新法的進行,為了讓茶榷新法在東南茶場推行下去,他可是沒少下功夫。
但事實總是讓人無奈且清醒,東南茶場的茶商與朝堂上的臣子勾結起來,以利益相互聯絡,形成了一張看不見的巨網。
葉安是改革的人,他可不希望魚死網破的事情發生,而朝堂上反對變法的保守派同樣如此,他們並非都與東南茶場有利益瓜葛,只不過是不想變法,認為變法對社會以及財政的影響太大,造成動盪。
看看朝堂上誰不是如此?
誰不是在等待官家順利親政?!你葉安的變法已經在民間怨聲載道了,為何還要一意孤行?
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甚至原本支援葉安變法的王曾都在旁敲側擊的安撫葉安,希望他繼續保持朝堂的穩定,用王欽若死前的話來說:“徐徐圖之……”
只可惜,葉安不是王欽若,連茶榷法的改變都難以接受,那以後更大的改革豈不是舉步維艱?
他可不指望趙禎親政後朝堂便“換新天”,歷史已經證明大宋的朝堂會迎來新的帝王,但不會有任何改變。
范仲淹便是最好的例子,慶曆新政的失敗足以說明在這朝堂上依舊是保守派說的算,歷史一一次次的證明了他們的力量。
雖然茶榷新法對國家有利,對茶農和一般都茶商也不錯,但卻會極大的損害大茶商的利益,這其中就包括了東南茶場的四大茶商們。
不要小看這四家人的力量,雖在朝中只有孫奭一人為直系,但不要以為這就是他們在朝堂上的全部力量。
茶葉在大宋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尤其是好茶更是一種硬通貨,不光在大宋暢銷,即便是党項人,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