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穆平果然起了個大早,吩咐人將他平日慣用的炊具收拾了,又去灶下親選了半扇湯豬、兩隻活雞並榛、松、桃、杏穰等果脯,一駕車子裝得滿滿當當直往忠順王府而去。
鴛鴦得了信,忙來告訴晴雯,蹙眉道:「侯爺這是怎麼了?若說送禮,卻只這些家常之物,難上檯面。若是不是送禮,這般巴巴趕了去,咱們家幾時同忠順王府這般親近了?」
晴雯卻道:「由著他去罷。難得他心中有主意。我看那忠順王世子倒難得是個信守諾言的,並不是那種誇誇其談、信口開河的人。侯爺若果然攀附上他,少不得有些益處。若是落空時,倒也不至於比眼下更差。」
鴛鴦一聽,也覺得有道理,便不再勸說,只暗中叮囑各丫鬟婆子:「咱們侯爺從饕餮宴出身,原本是有望進宮當御廚的。如今雖然機緣巧合立了大功,得了侯爵之位,到底不願生疏了過去的手藝。這是做主子的一點小嗜好,便同有的人家愛飲酒觀花,有的人家愛聽戲是一樣的。你等言語間必要小心謹慎,莫教這些事傳了出去,有損主子的名聲。」
眾丫鬟婆子齊聲應諾。惟芳官是個極調皮的,私下無人時,笑著與鴛鴦說:「鴛鴦姐姐何必說了一大堆道理來壓人?不過是主子們忙著拿自家技藝奉承人罷了。便和先前夫人去忠順王府裡做針線是一樣的道理。情勢比人強罷了。」
鴛鴦忙喝止她:「你這都是從哪裡聽來的閒言碎語?你怎知道夫人去忠順王府做針線之事?說話若不謹慎些,若惹了禍事出來,連我也保你不住?」
芳官衝著鴛鴦做了個鬼臉:「放心,我們學戲出身的,別的不在行,與這察言觀色、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還是有幾分心得的。」
這日穆平直到傍晚時分才回來,臉色疲憊,衣裳外頭皆是油煙味。晴雯親自與他收拾了,也不敢多問,只吩咐廚房備一碗□□糖粳米粥與他提神消乏。
剛端了過來,穆平卻一骨碌從炕上坐起,握住晴雯的手說:「幸不辱命。世子爺今日說,他昨日已經寫了一封書信到仇太尉府上了,嚇得仇太尉趕緊帶著兒子登門謝罪,再三說都是底下人未聽清楚吩咐,自作主張的緣故。已是吩咐人將那江氏商人放了的,只怕明日便歸家了。」
晴雯聞得此信,又驚又喜,忙去尋茜雪,將這一訊息告知。茜雪喜得跟甚麼似的,千恩萬謝的,連夜便要收拾了歸家,早被眾人勸住,第二日清晨遣了車馬,管家來順親自送她歸家。
又過了兩三日,茜雪夫婦鄭重其事過來拜謝,將自家的田莊、鋪子等各項契紙一併獻出,投身為奴之意甚誠。只晴雯執意不肯,道:「你夫君酷愛讀書,將來或許科考有望,何必為了這些小事便執意絕了這等晉升之階呢。更何況鋪子裡仍留有我的本錢,仇太尉家汙衊那鋪子的胭脂用了進貢之物,若果真屈打成招,做成鐵案,便是連我也討不得好去。故而這番也算自保罷。你們又何必如此?」
雙方僵持不下,茜雪見晴雯執意不肯,又道:「既是如此,我二人也不敢強求,便請夫人收下這鋪子的契紙,我二人從此便代夫人管那間鋪子罷。夫人若連這個還不肯,卻是瞧不起我等了。」
晴雯知道,但凡有爵之家,多半都有自家產業,為掩人耳目,使人代管。她見茜雪態度堅決,倒不好再推辭,只得勉強點頭應了。
京城之中本無機密之事,只是流傳過程中,難免以訛傳訛,最終面目全非。晴雯夫婦助著江家鋪子討回公道之事,流傳了幾天之後,已儼然變了模樣。一日來順家的在外頭採買時候,聽人說的故事是:那江家鋪子原本便是順義侯家的產業,因有爵之家不好直接從事商賈之業,才尋了江氏夫婦代為看管。那錦衣府仇太尉一家向來跋扈,因貪圖那胭脂膏子的配方,這才刻意尋事,豈料竟踢到了鐵板。
一時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