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貴只不通道:「平兄弟是極好的人,平日裡進進出出,還要叫我一聲兄長呢。便是果真發達了,又豈會因這個責怪我的?」到底不肯。
燈姑娘和晴雯無奈之下,只得央求西廂房倪二代為報官。倪二去了半晌,倒把錦衣府的人給招來了,很是鄭重其事的樣子,將東廂房裡裡外外驗看過,復又貼上封條,一言不發又走了。
這下子連燈姑娘也看不明白了:「這到底是甚麼意思?」
倪二站在一旁,見這光景,若有所思,半晌方向眾人說:「我方才聽見錦衣府的人嘴裡嘟囔了一句,抱怨說忠順王爺的人太過狠辣,竟裝作飛賊過來翻東西,難道昨夜失盜,竟是忠順王爺的人裝作盜賊過來乾的不成?」
眾人聽了此語,都知道扯進大事裡了,不免嚇得渾身哆嗦。
燈姑娘夜裡便同吳貴商議:「我看這光景,莫不是胡長憂有甚麼要緊的東西,不然的話,忠順王爺的人也不會在這裡到處尋找。」
吳貴也道:「誰知道呢。如今我在外頭聽說,竟不止咱們家,這京城裡頭,但凡姓胡的去過的地方,都被這般掘地三尺了呢。」
昏暗燭光裡,晴雯將那本《姽嫿將軍小傳》前前後後翻了幾遍,見那本書既無夾層,也無甚麼特別的批註,只是書坊所出的一本書而已,她失望之餘,卻也定下心來,將那包著書的油布紙付之一炬,只把書悄悄藏於枕下。
第195章 靠山
那之後又過了許多日子, 梅姨和平哥兒一家始終杳無蹤跡。
起初還有街坊鄰居特意過來問上幾句,再看一看那東廂房裡錦衣府貼就的封條。到了後頭,連過問的人也沒有了, 就彷彿這世上從未有過這兩個人一般。
燈姑娘不甘心, 曾往胡家娘子家裡去過兩次。誰料胡家娘子家裡只一個老奶奶帶著乳母在, 在那裡照看胡家娘子的一雙兒女, 說胡太醫和胡家娘子夫婦被召入宮中,已是有許多日子未曾見面了。燈姑娘又問了幾句,但胡家老奶奶有些耳聾, 說話爐頭不對馬嘴的, 也只得罷了。
又過了幾日,眼看快要到七夕了, 晴雯便依了先前惠娘之言, 備了兩色針線,同燈姑娘一道去蘭香繡坊拜訪惠娘。
吳貴僱了車子,只在外圍一路護送著, 等到了地方, 連車子等在那裡,眼看著晴雯和燈姑娘兩人遞了拜帖過去。
想是惠娘事先吩咐過的緣故,繡坊裡的人一聽說晴雯的名字,便知道是惠孃的救命恩人, 殷勤迎了進來, 讓到正屋, 又命人抬了滿滿一桌子的果子過來。
為首的那個繡娘自稱姓周, 是惠孃的左膀右臂, 因惠娘外出訪友不在,她便出來招呼。晴雯和燈姑娘便忙稱她為周嬤嬤, 又將準備的兩色針線呈上,一副求指教的模樣。
周嬤嬤起初頗為客氣,待到見了晴雯的針線,臉色便凝重起來,翻來覆去只說道:「你是榮國府的人,又生得這般模樣,何必每天拈針搭線,做這些辛苦的活計?」
晴雯和燈姑娘又坐了一會兒,場面越發不投機起來。燈姑娘趁著周嬤嬤起身吩咐底下繡孃的光景,向著晴雯悄悄道:「姑娘莫要慌亂。我看那周嬤嬤的意思,只怕她心中顧忌你,莫不是害怕你也要加入這繡坊,搶了她的位子?」
燈姑娘的聲音故意不大不小,刻意要周嬤嬤聽見,卻又不似成心一般。那周嬤嬤回身過來,剛好聽到最後幾句,不覺一張老臉漲得通紅,指著燈姑娘嚷道:「狗咬呂洞賓,你不識好人心!我這一把年紀了,到哪裡找不到事幹?況且我有兒有女的,便是在家閒著,也是不愁吃穿的!我是見你家姑娘生得好,手又巧,生怕她走了彎路,倒將這好好的底子給荒廢了!」
晴雯見她急了,便知道她其實是個比自己還直的直腸子,行動間必然沒存甚麼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