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們就自由多了,在家縫衣服、納鞋底,或是做豆角幹。
陳家人多,每樣活計都派了人,家中也還剩下幾個人。
二嫂劉氏便提議出去撿蘑菇,「這才下過雨,後山林子的菌子長得可好了,我們去撿一些回來,那滋味美得很,跟肉也差不多。」
大嫂也附和:「對對,吃不完的就曬乾,過年拿來煮肉,香死了。」
林若雲也想到了小雞燉蘑菇的香濃,連連點頭。
見三個媳婦兒都這麼想,吳氏便不再拘著她們在家做鞋子。
「那你們都去吧。老三家的,要是遇到不認識的菌子就問你嫂子們,可別把有毒的採回來。」
「好的,娘。」
陳愛軍、陳愛學倆兄弟在家閒著無事,也背上竹簍跟在媳婦兒身後。
林子裡滿地都是青苔和枯葉,比外頭的土地更濕潤,不過也正是這樣的環境才使得菌子生長繁盛。
李氏看見一朵肥肥的菌子,立馬去摘,不料腳下一滑,好在抱住了旁邊的樹才沒摔倒。
「你們都當心點,可別摔了。」
她採了好幾種蘑菇拿在手上,教林若雲辨認,「老三家的,這些都是沒毒的,放心撿。」
劉氏則是拿了兩三朵紅艷艷的菌子,「弟妹,這種就是有毒的,你可別覺得好看就撿回去。」
林若雲點頭表示自己記住了。
林子足夠大,人手也多,不一會兒五個小背簍就滿了。
劉氏有些捨不得還想繼續撿,幾人決定先把這些揹回家去晾曬,再換大筐子來撿。
回去時碰上些嬸子,這些人瞧見筐子裡那又肥又大的菌子,兩眼放光,立馬回家拿筐去後山。
待林若雲等人再回林子時,裡面已經十分熱鬧,到處都是人,相應的菌子就少了。
等到快吃午飯時,帶來的竹筐才勉強裝滿。
這一遭後估計要再過天才能再來撿菌子。
回到家,幾人將這些菌子清洗乾淨,放在涼蓆上晾曬。
中午的菜便是炒菌子,只加了一點點油,配上青紅椒和酸豆角一塊炒,簡直色香味俱全,吃一口美滋滋。
下午,村裡的廣播響起來。
「各位村民,各位村民,請立即到曬穀場上開會。」
陳愛學還是第一次聽到廣播,稀罕極了,「這是在哪說話呢?我怎麼沒看到人。」
林若雲便指著遠處的大喇叭,「聲音就是從這個大喇叭裡傳出來的,說話的人在村委。」
「村委?那麼遠。」陳愛學不理解。
林若雲便仔細回憶自己學過的物理知識,儘量用簡潔的語言給他講了廣播工作的原理。
「這兒的好東西可真多,鄉下人都能用得起如此神奇之物。若是這喇叭用到了戰場上,那多方便。」陳愛學很是羨慕,又誇林若雲:「娘子,你可真厲害,這都懂。」
林若雲擺擺手,「多讀書,讀多了你也就懂了。」
陳愛學深以為然。
隊長的威望在生產隊裡還是很高的,廣播通告後,很快便有人拎著板凳、茶缸子朝曬穀場走去。
曬穀場上,四周的樹上拉滿了紅條幅,寫著愛國愛黨、鼓勵秋收的標語。
最右的小棚裡,有一個大鐵桶,裝著放了糖的綠豆湯,各家拿著茶缸子就是為了這。
正中央是是一條長桌,後頭坐著書記和隊長,兩人一個維持著現場秩序、一個拿著稿子除錯話筒。
待人都到齊了,書記便開始講話。
書記是老紅軍,很會做思想工作,一番演講下來,大夥都是熱情高漲,拍著胸脯保證要努力搞秋收、交公糧,絕不給國家拖後腿。
陳愛學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