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關於吳少英未來的去向,秦柏也是考慮過的。
最理想的當然是留京。但以吳少英這樣的背景,若想將來能走得更高一些,最好還是在地方上做出更大的成績來。吳少英在金陵幾年,做得還不錯,但金陵本就是富庶之地,他頭上又頂著幾重上司,哪怕有國舅府的面子,又有黃晉成撐腰,也只能說是做得不錯而已,遠遠還提不上什麼大功績。這樣的履歷太過平常了,秦柏還是希望這個學生能有更多表現機會的。
王復中是從翰林院出來,就直接成了侍中,多年來一直在御前忙活,根本沒有外放的機會,估計將來也不會外放了。已故王二老爺就是很好的榜樣,別看王復中如今的身份地位不一般,若論成就,還真是有限的,只怕連入閣的可能都不會有。吳少英難得有外放機會,本人又有能力,將來完全可以走得更高一些。秦柏也就不希望他從此留在京城做個閒官,一年一年地苦熬資歷。
若是外放,那又有另外幾種選擇。
若是留在金陵或江南一帶,那是吳少英做了五六年官的地方,不但熟悉當地民生,就是官場上的人脈也都是現成的,自然能如魚得水,但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不容易出成績,說不定還是這麼波瀾不興地一任一任做下去,穩當是穩當了,卻也缺了歷練,履歷的份量也不夠重。
秦柏倒是覺得,吳少英完全可以在直隸、山東一帶,尋個不大不小的散州,做個從五品的知州,官職不大,卻可以獨當一面,也算是少了制肘。若是這散州還有些鹽鹼地,那就更好了。趙陌在封地研究了幾年,已經拿出了不少治鹽的成果,雖然已經獻給了朝廷,但皇帝與內閣總要命人先擇地試驗上兩三年,確保沒問題了,才好慢慢推廣開去,時間上快不了。但吳少英要是能做一任知州,在轄地中直接推行治鹽,便是他身為地方官的職責。做出功績來,百姓能受益,他的履歷表上也更好看些,想要破格升上知府之位,也不是不可能的,這豈不是兩全其美的大好事麼?
也許這麼一來,吳少英要過幾年清苦辛勞的日子,但他將來的前程卻會更順利,也有機會走得更高。秦柏覺得,這比回江南富庶之地繼續為官,要強得多了,受到的束縛也能少些。
吳少英本來還想要回金陵去的,聽到老師這麼說,也沉默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道:“不拘是什麼地方,哪怕是清苦些呢,只要能在地方上做出成績來,學生就沒什麼可害怕的。當初學生去金陵,是為了方便照看老師家裡人,如今秦家也出了好幾個秀才,不怕地方上的人欺負了,謙哥兒也漸漸長大,讀書明理,學生是否留在金陵,都是一樣的。既如此,老師覺得學生該去哪兒,學生就去哪兒。直隸可能有很多人想爭,那就去山東吧,又或者……回西北也成。那邊離學生老家還更近些呢。”
秦柏笑道:“回西北去做什麼?氣候水土都跟肅寧相差太遠了。廣路是在肅寧做的試驗,研究出來的法子,也最好在氣候水土相近的地方使。直隸和山東就是最合適的地方了,其實直隸更好,離肅寧更近,若有什麼不明白的,直接打發人往廣路那邊問去,也極方便的。”
吳少英又沉默了。他不是很情願留在直隸。山東好歹離京城遠一些。
秦柏看出了幾分,不明白他為什麼不想留在直隸,還打趣說:“怎麼?你是怕直隸離京城近了,你師母會追著你問你娶媳婦的事兒?”
吳少英忙道:“怎麼會呢?老師多心了。直隸……畢竟離京城近,只怕有許多官員都盯著呢。學生是擔心,老師為了學生打點官職,欠下太多人情,那叫學生如何過意得去呢?”
秦柏笑道:“這有什麼?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咱們不去爭那些富庶的地方,只挑中下的窮州,你還怕別人會跟你搶不成?若真有人連這樣的地方都要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