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簡直不能忍呀!
可惜他前天給元嘉做了多少心理建設,又給出了多少謀劃了多少策, 結果元嘉就這麼一點甜頭就能心滿意足了。真是不知道王嘉給這個小妮子灌了什麼湯,能讓她乖的跟什麼似的。
李博望覺得不能這麼下去,要真這麼繼續下去, 這兩個姑娘活活要單身到老啊。
他就搞不明白了,這又不是隻能談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這麼守望又不說破,不能相親相愛,到底是為什麼啊?
兩個當事人可能還覺得挺舒服的,他這個旁觀的卻覺得心累不愛好不好?!
不過李博望又覺得自己沒辦法。他要就這麼橫衝直撞上去給王嘉說元嘉喜歡她的事兒,王嘉能把他當傻子。
更何況這事情他一個局外人湊熱鬧湊得成了主角可不是什麼好事。
事情要是成了還好,要是不成,那他可就死定了。
想到可能會有的嚴重後果,李博望瞬間決定——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
不知道有人在惦記自己的王嘉正在葛青的身邊一起聽一個老婆婆回憶過去。
老婆婆真可謂是大大滿足了自己的訴說,她從她聽聞的自己牙牙學語的階段,到上學的不用心的時候,再到進入社會後遇到了自己的丈夫那刻,又到與丈夫相互扶持著走到現在……說的極盡詳細精彩,可謂是活著的「英雄史詩」。
這位老婆婆目前為止一共七十多年的人生,有過為一點小遊戲而爭執不休的幼稚,有過故作成熟的大度成全,還有戀愛的甜蜜,生兒育女的滿足,大病時的絕望與愈好後的感動……
直到死亡的那一刻,人都是一種情緒的生物。相似的人生,不同的靈魂,聽到的每一個人敘述的人生,或許每個人都是那樣不同,可實際上整理出來,大致的框架又是那樣相似。
王嘉一直在想那位黃老大爺和那條叫二黃的狗,其實她對老人家的人生沒有什麼特別的觸動,或許寫下來會是一部優秀的書,鞭闢入裡,又令人警醒。但王嘉想嘗試一點輕鬆的,更充滿愛的寫作。
或許就像那些刻薄的人評論的那樣,她的腦子已經被甜甜的糖果塞滿了,奇思怪想的世界和光怪陸離又臉譜化的物品世界,是她貧乏的想像枯竭的象徵。
她筆下的人物活著就像死去,死了的東西偏又顛倒著活過來。這一切都好似她刻意在展現自己的不同,譁眾取寵,吸引孩子,又非得樹立自己與眾不同的形象,令人作嘔。
不論別人的評價如何,王嘉只是想寫一個溫暖的關於「愛與忠誠」的互相陪伴的故事而已。
她認為再怎麼獨立的人也始終是需要陪伴的。而童話故事在溫暖孩子教會孩子成長的道理的時候,其實也在變相的喚回成年人的柔軟與愛。
王嘉腦子裡在想一些有的沒的東西的時候,轉頭去看了葛青的表情。她也看得出來,葛青聽得雖然認真,卻也沒有被觸動到。
這也是正常的情況。
他們可以聽無數人的故事,每個人的故事裡似乎都有那麼一兩個閃光點。但這些講述故事的人所說的東西如果不是自己渴望得到的,也就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了。
而且他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或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兩點東西,需要聽得更多才能獲取足夠所需。
但其實更多的情況是他們即使走這樣一趟,聽的再多也就是記下了幾個人的了了幾件堪稱獵奇的事跡罷了。而這些東西也有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連談資都算不上。
素材的獲得不等於他們一定會這樣來寫作,其實這些故事也不一定會真的在自己心裡留下什麼痕跡。
但始終願意聽,願意走,除了是來聽故事,獲取可能的一絲震撼,還是為了讓自己在這一路行程裡面有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