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肖兩天的功夫,幸福小鎮的頭一批居民就已經興高采烈的住進了各自的新房。
第二天早晨日上三竿,初夏的陽光照在幸福小鎮的大地上,可是小鎮上的居民卻沒有在家裡面閒著,全都跑到縣衙的門口,好像有什麼事情要忙。
“別擠別擠啊,排好隊,咱們大東家會按順序一個個的見,都有份的。”阿九站在縣衙門口,指引著大家排好隊。
這隊伍排得很長,一直延伸到縣衙後面的院子裡頭,而阿瑜就坐在院中,支起一個小凳子,面前擺著一張方桌,同時給每一個排隊的小鎮居民一張紙,按著順序來回答阿瑜的問題。
“叫什麼名字?多大歲數?會什麼技能?你借銀子是想做什麼營生?”阿瑜見到每一位上前來的小鎮居民都會問他們這幾個問題。
一位中年漢子回答道:“我叫劉二虎,今年二十七,之前是鎮上的古匠,想借銀子種地。”
“你會種地嗎?”阿瑜抬起頭來問道。
劉二虎滿不在乎的說:“不會,但我可以學嘛。我爺爺是莊稼人,可是後來我爹後來學了石匠手藝,就改行當石匠了。”
阿瑜卻搖搖頭說:“我不能借銀子給你,你不會種地,就會現在學也比不上那些有經驗的莊稼漢,還不如一心一意幹好石匠的活。”
劉二虎耷拉著腦袋下去了,又上前一位年紀稍大的婦人,阿瑜按規矩又問了她同樣的問題。
那婦人半垂著腦袋,似乎有一些羞澀,低著頭說:“我叫蓮娘,今年二十二,我會做繡活,想到娘子這裡借些銀子做繡品的生意。”
阿瑜聽到似乎很感興趣,又問蓮娘:“你都會哪些繡活?能不能拿給我來看看?”
繡娘惴惴的從袖子裡面掏出兩個小香袋,那是兩個縫成菱角開狀的香袋,看上去小巧玲瓏,裡面不知道裝著什麼樣的香料,聞起來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這兩個是我前兩個月繡的,裡面放的香料不多,香味都快散掉了。但這東西確實是我繡的,早年我在大戶人家裡做過繡娘,後來發水災了,我才跟著家裡人逃出來。”
阿瑜看著蓮娘做的繡活,露出滿意的神色,想當初在渝縣的時候她就開過成衣店,裡面也請了不少的繡娘,看蓮孃的這手藝比那些繡娘也不差,所以她對蓮娘說:“你這繡活做得不錯,如果是借銀子做繡品去賣,應該也有人買,但是你要仔細想想,咱們這小鎮本來人就不多,而且大多數是從大渝國各個地方來的流民,未必捨得花錢買下你做工這樣精湛的繡品。你還不如跟著我做繡活,往後要是有什麼活計,我就找你,一個月給你一兩銀子,其他的看成品給你計件提成,你看怎麼樣?”
蓮娘原本就是給大戶人家做繡活的,只是因為在這小鎮裡面找不到工作,才想著借錢試著做生意,如今聽說阿瑜肯僱傭自己,而且每個月至少有一兩銀子的保底工資,蓮娘自然樂意。
“如果你想做的話,就先在這裡籤個名押個手印,明天早上到衙門裡再來找我,我給你正式的簽約合同。”阿瑜又對蓮娘說,這個蓮娘好像是阿瑜到這裡來之後第一個正式僱傭的員工。
她千恩萬謝的謝過阿瑜,這才轉身離開。
蓮娘走了之後,又上前一位老漢,阿瑜照舊問了他幾個問題。
老漢雖然上了一些年紀,卻口齒伶俐:“小老兒名叫崔二,今年四十有三,家裡有五口人,以前是在他鄉做飩餛生意的,只是因為旱災才逃到京都。後來錢花光了,又聽說邊境要招工,而且到時候還會發放免費的田地,一家人才來到這邊境,我大兒子和二兒子都是替縣衙造房子的,小兒子今年才十歲,聽說縣衙可以借錢給百姓做生意,這才想借點錢把這飩餛挑子給支起來。”
阿瑜見這老漢耳聰目明,吐字清晰,想來以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