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過後沒多久,天氣便越來越暖和,春天裡豔麗的花朵遇上合適的溫度,都爭奇鬥豔的開放。
天氣回暖,渝縣的交通又開始恢復,但是渝城的米價還是很高,早先從京城運了二十擔糧食,價格微微有些下調,但沒過多久,米價又開始上漲,現如今還是要一百多文錢一斤,其中的原由只有渝城縣令才清楚。
他從開糧鋪的小舅子和妹夫手上撈了不少銀子,可還嫌不夠,這縣令芝麻綠豆大的官雖然不大,但是上上下下都需要打點,油水多,開銷也大,疏通關係之後更是要拼命撈錢,否則撈來的銀子還不夠疏通關係的錢。
正是因為這樣,渝縣縣令的膽子才越來越大,人也變得越來越貪。
正月十五之後,有渝城百姓也在縣衙門口鬧過兩回,可一回被官差打發走了,另一回是挪動了官府裡的一些救濟糧,每家每戶發了一點來安慰一下。
可安慰過後沒多久,那渝城的米價還是很貴,那漲上去的米價硬是跌不下來。
渝城的百姓雖然怨聲載道,卻也無奈。
縣令大人把居高不下的米價怪罪於渝縣的流民太多,把縣裡面的救濟糧都吃光了,其他的鄉縣糧食又減產,沒有糧食運過來,所以才這樣貴。
可是阿瑜心裡面清楚,這渝縣有一半以上的流民沒有吃到過救濟糧,而是來她後花街的善堂領糧食。
阿瑜早就把這些人分派好了,那些能幹活的一般都在兩條街安置好,男的或是讓他們當街上的護院,或是當夥計,女的則當繡娘,或是幫人洗衣,總歸是能在渝縣生存下去。
而那些沒有生存能力的,阿瑜都會出於善心,每天給他們分派糧食,總不會讓他們餓死。
還好這樣的人不多,否則阿瑜就算是腰再粗,也怕是承受不起。
阿瑜是生意人,不可能做事一點也不圖回報的。
她做這麼多的善事,為的就是一個好名聲,現在只要提起叫花街和後花街的大東家,人人都會翹起大拇指說:那真是一個大善人。
若是有什麼人說阿瑜的不是,馬上就有人替阿瑜說話。
更有甚者,特意跑到叫花街和後花街買東西,就是為了照顧這渝縣第一大善人的生意。
也正是因為有這些名聲,王家和唐家才有所忌憚,暫時還沒有對阿瑜和陳家動手。
但阿瑜相信,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以王家父子的為人,一定還會搞出其他的什麼事情來;但阿瑜也相信,黎明前的黑暗總是會消逝的,只要不放棄希望,總能迎來美麗的曙光。
這一陣子陳錦鯤天天在家裡面溫書,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連陳瑤婷都有些為他擔心,對阿瑜說:“阿瑜姐,你去看看哥哥吧。哥哥這些天整天悶在家裡,看書都看呆了,照這樣下去,估計他都要變成傻子。”
阿瑜哪裡能不知道陳錦鯤的事情,或許是自己前一陣子要他好好備考,他便開始更加苦讀起來,沒想到自己的話對他這麼管用。
阿瑜正坐在茶樓內側的桌案前翻看著帳本,聽到陳瑤婷的話,嘴角一彎:“你哥哥呀,正一門心思準備殿試呢,不金榜題名,誓不罷休。”
陳瑤婷兩隻手架起下巴核,苦惱的說:“可是念書也要出去透透氣呀,像他這樣的看法,只怕不等到殿試,人就要悶出病來。”
阿瑜抬起頭來,仔細一想,陳瑤婷說得也對,唸書也要勞逸結合,他天天不出門,不沾沾地上的土氣,只怕將來去殿試的體力都沒有,去京城的一路上就算騎馬,也要走上個兩三天,到時候弄出個病公子可不好。
再一想,陳錦鯤變成如今這個樣子,多半是因為自己,解鈴還需繫鈴人,還是自己去勸勸他吧。
於是,阿瑜便合上帳本,回到家中,陳錦鯤果然還是坐在